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91983
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25日 蒋素玲 丁金萍
第1页

    参见附件(2044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分娩的产妇365例,阴道分娩组260例,剖宫产分娩组105例。观察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及盆底肌电图测定。结果 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两组活力值、功值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阴道分娩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高于剖宫产,阴道分娩时应注意产程,加强对盆底保护,减少对盆底组织的损失,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

    【关键词】 不同分娩方式;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性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ergan prolapse,POP)。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及产后性功能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升高,选择性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增高,造成高剖宫产率其中原因之一与孕妇及家人担心经阴道分娩导致盆底组织损伤、阴道松弛,而引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我们对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性进行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分娩的产妇365例,年龄20~35岁,初产妇、单胎足月产,其中阴道分娩组260例,剖宫产分娩组105例。产后恶露干净,排除阴道炎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合并症、并发症者。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对产后6~8周复查的顺产和选择性剖宫产的初产妇通过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问卷调查,并进行盆底肌电图测定。

    1.2.2 盆底肌电图测定 应用芬兰Meag公司生产的Femiscan诊疗系统。产妇排空膀胱后,取膀胧截石位,将探头置于阴道内,嘱产妇重复进行提肛及收缩阴道动作,记录盆底肌收缩、舒张时的肌电图值[2]。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x±s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 对阴道分娩组260例,剖宫产分娩组105例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统计并比较,具体见表1。

    2.2 盆底肌电图测定 对阴道分娩组260例,剖宫产分娩组105例进行盆底肌电图测定,并进行比较,具体见表2。

    3 讨论

    骨盆底由肌肉和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为尿道、阴道及直肠所贯穿,有承托盆腔器官,使之保持正常位置的作用。分娩过程可通过直接机械损害及阴部神经损害等对骨盆结构及盆底肌肉造成功能受损,在分娩过程中,随着胎头的下降,产道被动扩张,若胎儿头围过大或第二产程时间延长,则使盆底组织极度伸展[3]。若超过盆底组织伸展的生理极限,将导致盆底肌纤维、结缔组织及神经组织的缺血甚至断裂,引起继发的萎缩、变性、坏死、血管病变,导致肌纤维数量减少及去神经化作用。结缔组织失去支撑作用。

    盆底支撑组织拉伸后松弛,盆底肌收缩力减弱,盆底神经的损伤,盆底组织失去支撑作用,还将导致膀胱颈和尿道位置的改变、尿道长度的改变,有效尿道缩短,腹压增加时,膀胱内压力出现无收缩性升高,而膀胱颈因过度下降到无法感觉腹压突然增加的变化而反射性快速收缩尿道闭合压,压力传导障碍最终导致尿道闭合压的改变[4]。

    但剖宫产仍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是由于妊娠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作用于组织间的胶原成分,盆底肌收缩力量降低,会阴和膀胱颈位置降低,损害了尿控机制。另外,增大的子宫可以造成盆底机械性损伤,影响尿道的关闭。剖宫产近期虽然能减少某些盆底功能损伤的风险,但不能完全避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5]。

    通过不同分娩方式两组观察,阴道分娩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高于剖宫产,阴道分娩时应注意产程,加强对盆底保护,减少对盆底组织的损失,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宋岩峰.沿海地区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人民军医,2003,46(7):383-385.

    [2] Jeyaseelan 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4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