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090091
EST与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孔刚
第1页

    参见附件(2183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再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EST与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EST与LC联合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结果 治疗组术后禁食、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ST与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取石彻底,恢复快的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微创技术,该术式可以成为临床常用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EST;LC;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胆道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约占胆石症的11%[1]。目前临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2]。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EST与LC联合的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得到越来越多外科医生的认可。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了EST+LC,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所有患者均为择期手术病例,术前均经B超、MRCP联合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其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31~79岁,平均(50.1±9.9)岁;病程2 d~3年,平均5.6个月,术前评估胆总管直径10~22 mm,平均(16.3±1.8)mm;胆囊管均未发现扭曲等解剖变异,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者9例。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治疗组行EST与LC联合治疗,先行ERCP造影明确结石数量、大小及分布情况,即行EST取石,病情稳定13 d后在全麻下行四孔法LC。

    对照组常规行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12~14 d行T管造影,若胆总管下端通畅,无残余结石则拔除T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计量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术后禁食、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术后禁食(d)术后排气时间(h)术后排便时间(d)平均住院天数(d)

    治疗组302.01±0.3419.71±2.612.17±1.097.94±3.21

    对照组304.16±0.6255.53±2.974.62±1.6612.82±4.47

    2.2 术后并发症治疗组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轻度胰腺炎1、出血和腹腔感染各1例;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胆瘘3例,出血2例,腹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临床并不少见,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是该术式创伤大,术后T管留置时间长,拔管时有发生胆漏的可能[2]。自LC技术广泛用于临床后,LC很快成了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3],但有许多患者伴有胆总管结石,单凭LC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先行EST取石再行LC的方法比较合理。

    EST+LC联合应用,克服了单镜应用的局限,拓宽了内镜的治疗范围,对于熟练掌握ERCP技术和IJC技术的医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本文的研究亦显示,治疗组术后禁食、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提示了其良好疗效,并且该术式并发症也相对较少,在综合评价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B超和MRI等资料的前提下,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把握适应证,细致认真的技术操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8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