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163289
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褚涛
第1页

    参见附件(2103KB,2页)。

     免疫组化一般CgA(+),NSE(+),Vi2 mentin(-),良、恶性嗜铬细胞瘤在肿瘤形态学上很难鉴别,有时恶性者异型性不明显,而良性者可出现明显的异型性或多核瘤巨细胞,甚至包膜浸润或侵入血管亦不能诊断恶性。只有广泛浸润邻近脏器、组织或发生转移才能确诊为恶性。实验室检查尿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超过正常值的2倍即具有诊断意义[2]

    多层螺旋CT较单排螺旋CT有明显优势,图像清晰,不间断持续扫描,可充分缩短扫描时间,能够有效地排除运动伪影的干扰。单排CT层厚较厚,对小病灶容易遗漏,对小的坏死及钙化难以作出准确判断。患者扫描完毕后,可以借助工作站进行冠状面及矢状面重建技术,分清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为手术提供帮助。多层面重建螺旋CT的影像学诊断优势如下:①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如坏死、出血、钙化等。②清楚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的关系,为肿瘤的定位诊断提供充分有效的影像信息[3]

    3.2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CT特征 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有特征性表现,大多数嗜铬细胞瘤在CT 上表现为圆形、卵圆形软组织肿块,界限清楚, 一般均较大, 多数为3~5 cm, 个别可达20 cm, 本组病例最小直径2 cm,肿块多数密度不均匀, 以低等混杂密度为主, 少数伴有出血或钙化者密度可增高, 增强扫描由于嗜铬细胞瘤血供丰富, 增强明显, 边缘为著, 而实质除坏死囊变部分外亦增强, 增强后可类似厚壁内腔不规则囊肿样改变。本组18例,16例有囊变坏死表现。根据本组资料, 笔者认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增强扫描主要有如下较为特征性CT征象:边缘明显强化,部分可有结节样强化,中央低密度,与病理及手术所见的实性部分血供出血丰富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结合临床生化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3.3 鉴别诊断 多层螺旋CT及多维重建技术能提供更清晰准确的图像,鉴别诊断应考虑到如下几点:①肾上腺癌:较少见,发病年龄40~70岁,瘤体较大,多呈分叶状,30%患者可见钙化灶[4],但强化明显不均匀, 腔静脉可有瘤栓,腹膜后可见肿大淋巴结。②肾上腺皮脂腺瘤:直径多<5 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与相对正常的肾上腺相连,平扫CT<20 Hu,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动静脉期也可轻度均匀强化。③肾上腺转移瘤:肾上腺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以肺癌和乳腺癌多见,转移一般较小,可为单侧或双侧,钙化极少见,密度不均匀,囊变的机会小于嗜铬细胞瘤,增强扫描病灶可有强化,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中突出特征为几乎所有转移癌均无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功能异常表现[5],结合原发癌表现多可作出正确诊断。

    多层螺旋CT及MPR、最大密度投影(M IP)重组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应列为首选检查方法。多期增强扫描时如发现肾上腺区肿块有上述增强特点,经三维重组再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参 考 文 献

    [1] 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25-526.

    [2] 周康荣, 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1095-1096.

    [3] 张旭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0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