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163465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方文兵 韩松明 赵冬琼
第1页

    参见附件(3291KB,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用电刺激小脑核顶治疗失眠对药物的依赖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电刺激小脑核顶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临床疗效标准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特别是非药物依赖更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刺激小脑核顶治疗失眠能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改善睡眠质量。

    【关键词】 电刺激;小脑顶核;失眠症;药物依赖性

    失眠是因睡眠不足和睡眠不正常出现的感觉,是一组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中频繁的醒来、睡眠时间缩短、早醒和醒后不能恢复精力和体力的睡眠等临床症状[1]。失眠患者会因疲劳、烦躁、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及困倦,影响到日常生活活动,长期慢性失眠还可并发抑郁情感障碍或导致其他疾病。药物治疗虽在短期内有一定疗效,但容易成瘾或有依耐性,以及药物所导致的副作用,因此一些非药物治疗越来越受关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至2010年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失眠患者60例,其男24例,女35例,年龄在19~79岁,平均52.8岁, 46例存在工作和学习、家庭因素压力,有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史,14例有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史(连续服药1个月以上)。病例入选标准参照DSM-IV失眠症的诊断标准[2],包括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 min)、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及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 h),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PSQI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并排除有精神疾病和其他身体疾病引起的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选用重庆海坤ES-100E双通失眠治疗仪,将治疗仪的电极放置于患者双耳后乳突处,输出频率≤2.5kHZ,脉宽≤0.5 ms,电流≤15 mA,输出电流强度为患者耐受限,治疗时间30 min,2次/d,10次为1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相同,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用阿普唑仑0.4~0.8 mg于睡前30 min口服,1次/d,10 d为一疗程。每10 d依次减原有量的1/4、1/2,并作疗效评定。观察时间为30 d再PSQI评分,每一疗程进行药物依赖时间比较。

    1.3 评价方法及疗效标准

    1.3.1 评价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PSQI)[3],PSQI表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的应用和日间功能,每部分按0~3分计分,积累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PSQI总分≤7分为睡眠质量较好,总分>7分为睡眠质量差,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3.2 临床疗效标准[4] 治愈:临床痊愈为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在6 h以上,醒后精神充沛,伴有症状消失;好转:为睡眠时间延长,但较前增加不足3 h,伴有症状改善;无效:为睡眠及伴随症状无改善。

    1.3.3 药物非依赖评价方法 两组患者夜间睡眠在6 h以上,伴有症状改善,每10 d依次减原有药量的1/4、1/2,或停止药物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经30 d治疗后睡眠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 P<0.01),见表1;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50%,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 P<0.05),见表2;治疗组30 d内停药率达86.7%,还有13.3%的患者需要依赖药物治疗,对照组停药率53.3%,有46.7%的患者需要依赖药物治疗,两组的改善药物依赖性,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SQI得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1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非药物依赖的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a P<0.05

    3 讨论

    本研究的病例多因睡眠习惯不良、精神压力大、抑郁、焦虑心理障碍因素引起非器质性失眠,在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同时,两组患者也要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主要是行为矫正疗法,纠正不良的日常生活习惯,采取放松训练、工作与休闲平衡,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从而使得整个身心的放松,消除紧张情绪,让患者对失眠症有正确的认识。

    目前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神经解剖学研究发现,小脑顶核直接上行投射到对侧下丘脑外侧区、后区和背区等处,刺激后主要引起该区神经元的兴奋反应[5]。而下丘脑是睡眠/觉醒调节的一个中心,通过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下丘脑-皮层传导通路与大脑皮质相联系,参与睡眠/觉醒的调节[6]。电刺激小脑顶核后,通过易化下丘脑神经元的活动,可能从多个环节参与睡眠调节和觉醒节律的形成,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状[7],治疗组电刺激小脑顶核,采用正常的仿真生物电来取代患者自身病变的、残缺的生物电,通过粘贴于两耳侧乳突的电极贴片,无创引入小脑顶核,对人的脑部进行电刺激治疗,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供血不足区域的血流灌注并对脑组织和神经元有保护作用[8],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稳定大脑细胞膜的电兴奋性,通过调节脑电波到恰当的频率分布,从而达到睡眠状态,刺激频率模拟正常人入睡前的脑电频率,强度也较普通的小脑顶核电刺激仪为弱,起到对皮层下神经网络结构的调节作用[9]。因此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PSQI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随着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给日常生活活动提供较充沛的精力,更增加了患者治疗失眠的依从性,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50%,治疗组30 d内停药率达86.7%,还有13.3%的患者需要依赖药物治疗,对照组停药率53.3%,有46.7%的患者需要依赖药物治疗,因此治疗组的疗效率、药物依赖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针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的患者进行的治疗,此研究使患者在药物和小脑顶核电刺激双重作用下,使神经元兴奋性下降,增强神经细胞抑制机能,诱导睡眠,增强睡眠质量,然后逐渐减小药物剂量直到停药,从根本摆脱药物依赖性和成瘾性。本临床观察显示,这种不完全依赖于药物治疗失眠的方法,更易于患者心理上接受治疗。

    参 考 文 献

    [1] 王新德.现代神经病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5.

    [2]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草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9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