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16344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e抗原\前S1抗原与HBV-DNA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刘吉纯 张艳菊
第1页

    参见附件(2091KB,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e抗原、前S1抗原与HBV-DNA含量在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方面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98例慢性乙肝(e抗原为阴性的小三阳)患者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抗原和乙肝五项指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定量检测HBV-DNA。结果 598例患者血清,小三阳组Pre-S1Ag阳性率为77.1%(191/248),HBV DNA平均含量为5.26±1.32(106 copies/ml)、阳性率为70.7%(175/248),均分别高于1、4阳性组和1、5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阳性组和1、5阳性组的Pre-S1Ag阳性率、HBV DNA平均含量以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阴性也不能排除乙肝病毒的复制,检测HBV-DNA和Pre-S1Ag可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存在病毒复制,且两者相关性较好,对于乙肝患者(特别是e抗原为阴性的慢性患者)在常规乙肝五项检测的基础上对加做Pre-S1Ag和HBV-DNA检测有助于乙肝的临床诊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阴性HBV-DNA;乙肝;HBV-DNA;前S1抗原;乙肝五项;小三阳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高流行地区,在乙型肝炎的诊断中,习惯用以HBeAg是否阳性来判断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1],但由于HBeAg变异株的出现,仅仅依靠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中的HbeAg来判断HBV)的复制及传染性的强弱显然是不可靠的,HBV-DNA是被认为诊断乙肝病毒是否复制和有无传染性的“金标准”[2],HBV前S1抗原(Pre-S1)也是近年来公认的HBV感染、复制和乙肝患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3],为此,本文观察分析了慢性乙型患者的e抗原、前S1抗原与HBV-DNA含量在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方面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598份血清标本均来自我院内科门诊和病房e抗原为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328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52.5±10.2)岁;女270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56.5±12.5)岁。所选患者均有肝病史5年以上,符合慢性肝病的诊断标准。

    1.2 仪器与试剂 乙肝五项检测试剂盒有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Pre-S1Ag试剂盒由上海阿尔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两种试剂酶标仪器均为芬兰Multiskan MK3酶标检测仪;HBV-DNA检测仪器为 SLAN荧光定量PCR仪,试验盒由上海申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所用试剂盒均通过卫生部批检,并贴有防伪标签,均在有效期内,加样所用移液器均为上海求精生化试剂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均经过市计量局校正。

    1.3 方法

    1.3.1 检测方法 早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5 ml加入无抗凝剂的干燥试管或含促凝分离胶真空管,放置37℃水浴箱,待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1~2 h内开始检测。血清乙肝五项和前S1抗原检测应用ELISA方法,HBV-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定量检测,上述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和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加样、洗板以及比色,乙肝五项和前S1抗原按酶标仪结果判读阴阳性,HBV-DNA以大于106 copies/ml为阳性。

    1.3.2 分组分析 按照乙肝五项常见模式分组,将e抗原为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3组: 小三阳组 248例(“HBsAg+,抗-HBe+,抗-HBc+”), 1、4阳性组(HBsAg+、抗-HBe+组)220例;1、5阳性组(HBsAg+、抗-HBc+组)130例,将以上3组血清Pre-S1、HBV-DNA阳性率进行统计并比较分析。

    1.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sup>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98例e抗原为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小三阳组Pre-S1Ag阳性率为77.1%(191/248),HBV DNA平均含量为5.26±1.32(×106 copies/ml)、阳性率为70.7%(175/248),均分别高于1、4阳性组和1、5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阳性组和1、5阳性组的Pre-S1Ag阳性率、HBV DNA平均含量以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慢性乙肝Pre-S1阳性率、HBV-DNA平均含量、阳性率的比较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附着于肝细胞上,最重要的介导部位是前S1蛋白的氨基酸(AA)21-47片段,变异的病毒只要在这一区段完好就有传染性,因此,前S1蛋白(抗原)在病毒侵入肝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4~5]表明,前S1抗原作为HBV血清学新的标志物能够充分反应机体的体液免疫状况,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显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HBV-DNA检测是判断病毒复制活跃和具有传染性的直接可靠依据,能够直接检测患者血清中病毒的拷贝数量,从而反映患者机体内病毒血症的水平。本文检测结果和分组统计显示,无论是小三阳组还是其他两组,Pre-S1Ag的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也进一步表明Pre-S1Ag是判断病毒复制活跃和具有传染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乙肝五项指标做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在临床应用已经有二十多年,其临床意义已经被人们所熟悉,临床上判断HBV的复制和传染性过去常常以HBeAg作为一个重要指标,HBeAg阳性被认为乙肝病毒在机体内有较强的复制和传染性,而乙肝患者HBeAg转阴提示传染性降低,但随着Pre-S1Ag和HBV DNA在临床的应用,人们发现HBeAg阴性患者也并不表示乙肝病毒在机体被清除,仍有病毒复制[6],本文通过对598例e抗原为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Pre-S1Ag和HBV DNA的检测,结果显示仍有一定的阳性率,特别是小三阳患者Pre-S1Ag和 HBV DNA阳性率都达到了70%以上,表明这部分患者机体内仍有病毒复制,其HBeAg阴性可能是由于HBV变异造成,HBV常见的变异是前核心区和核心启动子区的变异,即前核心区 G 1896 A突变使前核心区出现终止密码,导致E抗原不能合成,核心启动子区 A 1762 T + G1764 A突变造成信号RNA转录降低,导致HBeAg不能分泌,在患者血清中检测不到HbeAg。

    本文结果还显示598例患者中,小三阳组Pre-S1Ag阳性率、HBV DNA平均含量和阳性率,均分别高于1、4阳性组和1、5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阳性组和1、5阳性组的Pre-S1Ag阳性率、HBV DNA平均含量以及阳性率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9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