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155037
306例患者院前急救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钱丽霞
第1页

    参见附件(2733KB,2页)。

     【摘要】 目的 总结306例患者院前急救体会。方法 对306例患者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除了30例到达现场已死亡未能抢救外,余均进行了积极的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成功率达97.1%,猝死抢救成功率为10%,院前急救病死率为2.9%。结论 院前急救的根本任务是BLS和ACLS。本文总结的“院前急救三、四、五”的方法是切实可行有效的。

    【关键词】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体会

    

    院前急救(first aid)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MESS)的首要环节,在极危重症患者的发病初期如能给予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CLS)可为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和条件,从而减少急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本文总结我120急救中心1542车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30日共306例患者院前急救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急救中心1542车接诊的306例患者中男182例,女124例,年龄0~102岁。疾病分类见附表。

    1.2 急救方法 笔者就上述疾病的院前急救方法总结为“三、四、五”。“三”:为120院前急救所要遵循的三大原则。即保存生命第一,回复功能第二,顾全解剖完整性第三的原则,简而言之院前急救救命不救病。“四”:为快抢、快诊、快救、快送。快抢,指从交通、生产家庭事故现场或自然灾害现场中迅速将伤员抢救到安全地带,要争分夺秒避免继续或再次损伤,快诊,院前急救因起病急剧、时间紧、条件限制、病情复杂等而快速作出全面准确的诊断是困难的,所以要求急救医学医生应具有通科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实践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到判断致使患者发病的主要疾病或者主要症状和体征是什么。快救,根据伤情病情在转送之前要全力抢救患者生命,确保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尤其要关注那些因窒息、昏迷、休克而无力言语的沉默者。快送,经急救处理,生命体征稳定、外出血控制,骨折简单固定等后在医护人员的陪护下将患者快速送到就近医院或者有条件的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治。既不能拖延时间,又不能拉上就跑。“五”:指院前急救的关键是确保伤病员呼吸循环体征平稳为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具体措施有五项。①心肺复苏。②解除窒息。③抢救休克。④改善呼吸。⑤对症治疗:急则治其标,待病情缓解再治其本。

    1.3 急救结果

    全部病历均于接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命令后3~25 min到达现场,其中30例到达现场已死亡未行抢救,猝死10例,成功复苏1例,26例在病家救治好转未入院,余经现场急救处置安全转送各相关医院进一步诊治。院前急救病死率为2.9%,猝死抢救成功率为10%。院前急救成功率为97.1%。

    2 分析讨论

    2.1 院前急救病例的组成。从本文院前急救病例中分析,占前五位的分别是各类创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除各类创伤外,余四位符合城市社区六种慢性病患病率。据我急救中心近两年出诊病历统计前五位慢性病分别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这类疾病也是急诊死亡的主要原因,符合现代人类急诊死亡死因统计数据。

    2.2 E-33的启动与CO2。院前急救的根本任务在于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1]。本文所总结的“院前急救三、四、五”的方法是切实可行有效的。尽早启动E-33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提,我院120车辆到达现场平均反应时间为15 min。在院前急救中危重病例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及早灵活地实施心肺复苏CPR。笔者曾接诊一位突然晕倒在地有目击者呼救120的18岁青年患者,3 min赶到现场,查患者仰卧在地,面色青紫,昏迷,瞳孔散大,无心跳呼吸,大动脉博动消失,心电图示室颤。立即200焦耳电除颤一次,人工气囊辅助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开通静脉通路给予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等药物,2 min后患者瞳孔回缩,心率转为窦性,自主呼吸恢复血压上升转送市医院CCU进一步处理。这例心原性猝死抢救成功的体会首先是及时,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到实施CPR时间未超过5 min。现代医学认为脑细胞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大约在6~8 min内死亡,也就是说心跳呼吸骤停到实施CPR的时间差与生存率成负相关。有资料统计显示5 min内实施复苏成功率达41。38%,6 min存活率仅4%.超过8 min几乎不可能。其次是除颤和高级生命支持。由于室颤发生2 min内心肌应激性良好,在现场一旦确诊为室颤,一人立即有力的拳击胸前两次,另一人快速启动车载除颤器,捶击可产生20焦耳电能有时达到心室除颤的目的,这种操作方法简便快捷且争取了救治时间[2]。第三,院前心肺复苏不必拘泥传统的ABC程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采用CAB、BAC等程序。2010年美国版心肺复苏CPR规范蒋以前的A-B-C流程改为C-A-B(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即不再要求先脉搏、呼吸判断,而是当发现院外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应在判断周围形势、呼救(请旁人帮忙打电话等)后立即进行高质量的持续的CPR.研究表明,因胸外按压时的心排出量只有正常的25%,降低了维持通气灌流比例所需的通气量,加之血液中含有部分氧,只要胸外按压建立循环暂可维持大脑和重要器官的氧供[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3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