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1期 > 正文
编号:12150678
石蜡疗法结合康复训练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内收肌肌张力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5日 全莉娟 陈建贵 冯珍 应德霞 曾丽萍
第1页

    参见附件(3925KB,3页)。

     两组均接受康复训练,由专业的脑瘫康复治疗师针对患儿具体障碍问题设计相应康复训练方案。观察组于康复训练之前进行蜡疗。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特殊不适反应。

    1.3 评定

    1.3.1 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检查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5]。0级: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内均无阻力;Ⅰ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的阻力;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Ⅱ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中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Ⅲ级: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中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Ⅳ级:肌张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1.3.2 股角(内收肌角)评定 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膝部使下肢伸直并缓缓拉向两侧,尽可能达到最大角度,观察两大腿之间的角度。

    1.3.3 评定标准 大腿内收肌肌张力评定是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表进行评估:0分为肌张力0级;1分为肌张力Ⅰ级或Ⅰ+级;2分为肌张力Ⅱ级;3分为肌张力Ⅲ级;4分为肌张力Ⅳ级。

    显效:治疗后大腿内收肌肌张力下降≥1分或恢复正常,内收肌角角度增加30°以上或达到正常范围;有效:治疗后大腿内收肌肌张力下降≥1分,内收肌角度增加20°~30°;无效:治疗后肌张力无改变,内收肌角度增加不足20°[5]。

    每位患者于治疗前进行一次评定,治疗3个月后再进行一次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肌张力改善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肌肉痉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肌张力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肌张力也有所改善(P<0.05)。见表1、表2。

    2.2 内收肌角改善情况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内收肌角无差异,3个月后两组内收肌角均显著改善(P<0.01)。见表1、表2。

    2.3 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80%,观察组有效率9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3 讨论

    脑性瘫痪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非进行性病变引起的,脑的损伤可能是局限性的,也可能是广范围的,脑损伤的结果引起运动障碍和某种程度的感觉障碍。目前认为脑性瘫痪是小儿时期运动障碍的主要疾病。痉挛型脑瘫病变部位为锥体系损害,引起所支配的肌肉张力增高,肌力减低,引起运动障碍。此型患儿多数是因早产、未熟儿、低出生体重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原因而致,近年来,随着低体重初生儿存活率的上升,痉挛型脑瘫患儿逐渐增多。其肌张力异常干扰正常运动模式的产生,Bobath夫妇认为,正常的肌张力对于正常的运动模式的产生是必须的,并引用Sherringtonx(1913)的观点来支持[6]。

    痉挛型患儿存在的下肢问题,主要表现为尖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屈曲或过伸,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大腿内收,行走时足尖着地,呈交叉剪刀步态,下肢分离运动受限等。越早发现患儿的异常,及时治疗,效果越好。国内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手术、神经阻滞技术等研究较多,而有关于理疗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远没有手术治疗方面的多[7]。

    脑瘫的治疗是全方位、多学科紧密联系的,但在临床治疗中往往只关注于康复的手法治疗,忽视了一些辅助治疗,例如温热治疗(蜡疗、中药熏药等)、电刺激等。

    石蜡的热容量和蓄热能大,导热性小,其中不含水分和其他液体,不呈对流现象,治疗时与皮肤紧密接触,却不绝对接触,中间留有一空气层,故能使皮肤耐受较高温度((60~70℃)[8],石蜡的良好持久的温热效应,使患肢血液循环改善,缓解肌肉张力。此外,空气和汗液不能通过石蜡向四周扩散热量,故石蜡保温性能强。石蜡具有可塑性和粘滞性,在冷却凝固过程中体积缩小,对治疗部位产生机械压迫,有助于热向深层组织传递,增加胶原纤维组织的可延伸性,有利于对挛缩组织进行功能锻炼、恢复。所以,早期使用蜡疗结合康复训练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患儿家庭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参 考 文 献

    [1] 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

    [2] 陈秀洁.儿童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6.

    [3] 陈秀洁.儿童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9.

    [4] 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标准.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310.

    [5] 黄任秀,张婧.针刺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大腿内收肌痉挛障碍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7,25(10):2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92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