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149503
ICU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崔玉萍
第1页

    参见附件(2834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营养支持治疗对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2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百普素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的营养支持状况及并发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3.81%)与死亡率(5.63%)明显少于对照组(52.11%与1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患者进行合理营养支持对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 营养支持;ICU;重症

    ICU危重患者由于严重感染、创伤或应激等因素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降低、生命器官系统功能损害,病死率增加[1]。肠内营养是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改善和维持危重患者营养最符合生理、最经济的措施[2]。肠内营养支持直接为肠黏膜提供营养素,可以增加肠黏膜血流,刺激肠道激素和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肠上皮修复,保护肠道原籍菌群,预防消化道溃疡、感染以及肠功能衰竭的发生[3]。我院采用营养支持治疗71例危重症患者,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ICU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重症患者142例,男89例,女53例;年龄19~86岁,平均56.2岁。呼吸衰竭3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7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6例,脓毒症11例,急性有机磷中毒5例,多器官障碍综合征8例,血液净化3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且不能自行进食。142例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并积极治疗原发病。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后即刻给予留置胃管回抽胃液<100 ml,且无消化道出血表现,用百普素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使用肠内营养泵持续24 h匀速输入,浓度从2.5 KJ/ml、剂量从250 ml、滴速从20 ml/h开始,以后滴速逐日增加10~15 ml/h,同时根据患者情况以250 ml为1个剂量单位逐日增加剂量并调整浓度至4.2 KJ/ml,不足部分热量由肠外营养补充。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观察数据应用SPSS 13.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话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溃疡、腹泻、潴留、肺炎、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3.81%)与死亡率(5.63%)明显少于对照组(52.11%与1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以口服或管饲的方法补充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与肠外营养相比[3],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状态,营养物质经肝门静脉系统吸收并输送至肝内,有利于合成内脏蛋白与代谢调节。肠内营养营养肠道本身,促进肠蠕动,增加肠血流,维持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防止肠道细菌易位。ICU患者通常处于应激状态,易发生代谢紊乱,及时合理的肠内营养能够降低机体代谢,保护胃肠黏膜屏障,预防应激性溃疡,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观察结果显示,ICU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后,胃肠道并发症、代谢并发症及ICU死亡的发生率与未给予支持的对照组相比, 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营养支持是辅助ICU患者康复的一种安全、合理的良好方式。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在严重创伤及严重感染等应激初期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一般在对呼吸功能、循环功能、肝肾功能衰竭经初步积极处理后趋于稳定、血糖基本控制、发病24~72 h后再进行营养支持[4]。只要患者存在部分消化功能都可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根据患者年龄、疾病和病情、消化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影响肠内营养的实施因素等选择不同的制剂。

    患者营养支持过程中若出现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现象,可以用减慢营养液滴注速度、减少营养液用量、降低营养液浓度、更换营养制剂或遵医嘱给予胃肠动力药物及收敛药物等处理措施解决,经处理无效而严重腹泻者停止管饲[5]。危重患者由于胃肠排空不良易潴留,使胃液及营养液被呃逆反流引起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因此,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应取半卧位30°~45°,并经常检查确定营养管道位置及潴留量,必要时行X线检查,发现异常时及时调整营养管末端位置以避免管腔弯曲返入食管引起误吸。此外,肠内营养输注时应遵循浓度由低到高,速度由快到慢的原则[4]。使用肠内营养泵持续24 h匀速输入,浓度从2.5 KJ/ml、剂量从250 ml、滴速从20 ml/h开始,以后滴速逐日增加10~15 ml/h,同时根据患者情况以250 ml为1个剂量单位逐日增加剂量并调整浓度至4.2 KJ/ml。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危重患者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康复,从而降低病死率。对于胃肠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肠道功能的危重患者,只要病情许可,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3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