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149496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吕东 关春林 焦瑛
第1页

    参见附件(3793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 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使用针刺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针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 针刺结合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针刺组(70.0%)。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针刺结合推拿组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结合推拿组治疗后VA、BA的Vm、R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针刺组VA、BA的V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针刺结合推拿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结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能有效改善VA、BA的平均血流阻力指数。

    【关键词】 针刺结合推拿疗法;椎动脉型颈椎病;超声检查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因颈椎病引致椎,基底动脉缺血而出现眩晕、头晕、耳鸣等一系列症状,可伴有视物不清、头痛、耳聋等症状,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严重者可有体位性猝倒。本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在中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3.8%~17.6%,颈椎病患者中,有眩晕者可达半数以上[1] 50岁以上头痛、头晕者50%以上与颈椎病有关[2]。本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因此,研究有效的治疗CSA的方法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2例。其中男41例,女31例,最大的64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0.21±10.08)岁。诊断符合中医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1992年去昂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诊断标准[4]拟定标准:①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②体征:旋颈试验(+),颈部过伸或转动至某一方位时出现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脱离该方位时症状消失。③X片示:节段性不稳或钩椎关节增生,经椎体前后缘增生,椎间孔狭窄,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CT、MRI示有椎间盘突出或有椎动脉变细。④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如耳鸣、耳聋、视力障碍、恶心呕吐、胸痛、心慌等。⑤TCD诊断标准:参考《临床多普勒超声学》[5]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流速度的正常参考值,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或基底动脉血流减慢。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刺结合推拿组

    1.2.1.1 针刺治疗 取穴:百会、风池、内关、足三里、后溪、C1=C7颈夹脊穴。操作方法:使用直径为0.3 mm、长25~40 mm华佗牌针灸针针刺得气后有提插捻转平补平泄法,留针30 min。1次/d。

    1.2.1.2 推拿治疗 ①放松手法:a.嘱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背后施按揉手法于风府、肩中俞、天宗穴,使肩部痉挛的肌肉放松。b.使用滚法在患者颈项肩背部,以斜方肌为重点。施术3~5 min后,医者一手扶头顶,一手施滚法在患者颈胸椎部,在滚的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5次。c.医者一手托住健侧下颌,一手滚颈肩部,配合颈椎施被动运动。d.医者站于患者侧后方,一手扶头,一手施拿法、按揉和一指禅于风池、风府、肩井部。②牵引 利用牵引架进行牵引。③正骨手法 患者正位,颈部放松略向前屈15°,医者站于后侧一手扶住头顶,一手托住下颌部,两手协同动作使头向一侧慢慢旋转,当旋转到有明显阻力时,稍停顿一下再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旋转幅度(5~10°)的快速扳动,听到“咯嗒”响声,表示手法到位。④整理手法 拿风池、拿颈项、拿肩井、滚颈肩、拿上肢、理五指节为整理手法。1次/d,15 d为一疗程,治疗两疗程。

    1.2.2 针刺组 单纯使用针刺治疗,方法、疗程同针刺结合推拿组。

    2 疗效观察

    2.1 观察指标

    2.1.1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对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不适等5方面症状体征进行观察,按无、轻度、中度、中度分别记为4、3、2、1分,满分为20分,评分越高症状越轻。

    2.1.2 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TCD检测患者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阻力指数(RI)。

    2.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根据症状体征评分判定疗效。痊愈:各种症状、体征消失,治疗后达到20分;显效:各种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后评分胶原料提高6~10分;有效:各种症状、体征有改善,治疗后总分较原来提高1~5分;无效:各种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治疗后总分较原来降低或不变。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版本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治疗前后VA、BA、Vm、RI值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2)表示,均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临床疗效使用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检验水准均为a=0.05。

    2.4 治疗结果

    2.4.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4.2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比较(见表2)

    2.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m比较(见表3,表4)

    2.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I比较(见表6,表8)

    表3~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m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VA、BA的Vm均有增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推拿组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程度优于针刺组。

    表6~8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椎动脉、基底动脉的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针刺结合推拿组治疗后VA、BA的RI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BA的RI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推拿组RI低于针刺组。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属于中医“眩晕”的范畴。针刺可祛风除湿,疏通经络,消除颈部软组织炎性反应,环节肌肉痉挛,回复颈椎力学平衡;推拿法凭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79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