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182064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8例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5日 王华茹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治疗前后子宫、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 3组患者服药后,均出现闭经,部分症状消失。3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及肌瘤体积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3个月后3组子宫和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3组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子宫缩小25.7%(P<0.01),B组子宫缩小27.9%(P<0.01),C组子宫缩小29.4%(P<0.01);A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7.8%(P<0.05),B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9.1%(P<0.01),C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32.6%(P<0.01)。3组之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 3组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变化 3组FSH、LH、E2和P用药前后对比均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 3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 3组血红蛋白治疗后比治疗前均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4 3组不良反应 A组用药3个月后未出现不良反应,B组用药3个月后2例谷丙转氨酶升高,C组用药3个月后4例谷丙转氨酶升高。 3组服用保肝药物1个月后复查转氨酶降至正常,无一例肾功能损害。

    3 讨论

    3.1 子宫肌瘤是具有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的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也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虽然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手术的风险、对妇女身心损伤的缺憾等弊端,多年来探索子宫肌瘤非手术疗法的努力一直方兴未艾。随着对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孕激素作为促瘤因素已成为共识。研究表明[3],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ER、PR有关,孕激素对肌瘤细胞生长比雌激素更为关键。

    3.2 米非司酮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的抗孕酮药物,作为抗早孕药物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米非司酮是炔诺11β二甲基氨基苯基衍生物,是一种作用在受体水平的抗孕酮和抗糖皮质醇的类固醇。米非司酮为孕酮受体竞争性拮抗剂,为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同时它又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使子宫肌瘤萎缩,诱发闭经,其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作用国内外均已有报道,其效果已予肯定。米非司酮治疗的剂量、时限不同对子宫肌瘤的影响也不同。自1993年Murphy等报道服用米非司酮可以使子宫肌瘤缩小以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小剂量米非司酮可以明显缩小子宫肌瘤体积。研究表明子宫肌瘤生长不仅仅依赖于E、P激素水平,还与肌瘤组织中E、P受体有关。国外研究指出,米非司酮应用剂量从50 mg/d逐步减少至37.5 mg/d、25 mg/d和10 mg/d[4]。

    3.3 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普遍存在停药后复发的缺点,故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本文结果表明,3组在用药3个月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在米非司酮治疗期间,子宫肌瘤患者均出现闭经,症状缓解,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FSH、LH、E2、P均下降(P均<0.01),表明米非司酮确实为孕激素的拮抗剂, 能促使子宫肌瘤缩小,缓解临床症状。3组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g/d组不良反应少于其他2组,故10 mg/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更加安全、有效。

    参 考 文 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2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