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182212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5日 姜杰 林海燕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恩替卡韦0.5 mg/d;对照组(26例)予拉米夫定100 mg/d,用药时间最少24周,于第2周、24周时,分别检测血清乙肝病毒载量、e抗原定量及肝功能。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HBV DNA定量、e抗原定量、肝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24周后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85.7%,对照组为81.2%,肝功能、e抗原定量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恩替卡韦能快速、强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在改善肝脏生化指标、抑制病毒方面均优于拉米夫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疗效

    目前,全球约有4亿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约30%感染者会发展为进展性,甚至致死性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在慢性感染的发展过程中,血清乙肝病毒载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病毒载量高低与患者预后直接相关。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1]。而恩替卡韦(ETV)是新一代的核苷类似物,已在我国临床应用了近6年,作者分析了56例经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29~56岁。所有病例的诊断符合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入组患者HBeAg阳性,血清HBV DNA定量>1×105IU/ml,既往未使用过核苷类似药物治疗,并排除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排除酒精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肝功能、e抗原水平、HBV DNA水平各方面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似常规治疗,治疗组予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公司)0.5 mg/d,口服;对照组予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公司)100 mg/d,口服,疗程至少24周。分别在治疗后2周、24周检测患者肝功能、e抗原水平及HBV DNA定量水平。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PCR方法;e抗原检测采用雅培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血清转氨酶、胆红素检测采用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

    治疗2周后,治疗组AL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24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ALT水平基本恢复正常。见表一。

    2.2 治疗前后HBV DNA定量水平

    治疗2周后,治疗组HBV DNA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24周后,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85.7%,对照组为81.2%。见表1。

    2.3 治疗前后e抗原水平

    治疗2周后,治疗组e抗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24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e抗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域,人群中约10%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25%进入慢性肝病阶段,即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而通过有效的抗乙肝病毒治疗,可阻断或延缓这一进程。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病毒的复制和免疫功能紊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及改善肝功能和抗纤维化治疗等,其中抗病毒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得到有效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干扰素,另一类是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是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中作用最强的核苷类似物药物之一,具有起效快的特点,早期即可显著抑制HBV复制。本研究显示应

    作者单位:116031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

    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早期疗效在2周后,即可迅速降低HBV DNA载量,减少病毒因素导致的肝损伤,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证明恩替卡韦能快速有效抑制HBV复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2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