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182143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47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5日 王葆辉 曹海玮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了研究,对患儿的年龄、病因、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并进行治疗。结果 在47例患者中,学龄前儿童患病比例最高,可达63.83%(30例),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比例最高,为82.97%(39例),大部分患儿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抽搐;39例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脑炎患儿32例痊愈,其他患儿预后较差,死亡2例。结论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易在学龄前儿童阶段发作,一般为呼吸道病毒引起,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虽然婴幼儿和学龄儿童发病率低,但预后也较差。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呼吸道病毒;急性;临床分析

    急性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比如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克病毒、单纯胞疹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神经系统所引起的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将对小儿的神经系统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1,2]。早期的积极治疗对于控制疾病的进展以及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了研究,对患儿的年龄、病因、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期待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其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14个月~8岁之间,平均4.6岁,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科疾病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的规定。

    1.2 临床症状

    47例患儿中,有头疼患儿12例,呕吐38例,发热32例,意识障碍9例,肢体功能障碍5例,昏迷4例。另有瞳孔大小不等2例,双侧腱反射轻度亢进24例,克匿格氏症阳性17例。

    1.3 实验室诊断[3]

    血常规检测,白细胞低于6×109/L的有24例,>20×109/L有2例,以单核或者淋巴细胞为主。有7例出现少量红细胞,CSF涂片未见到细菌,脑电图检查3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弥漫性慢波,颅脑CT检测有14例异常,均为脑白质密度减低,边缘不清晰。

    1.4 治疗

    所有患者均给予地塞米松和甘露醇控制颅内压,并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抗生素预防感染,其他对症治疗综合措施。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47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具体如下:①学龄前儿童患病比例最高,可达63.83%(30例)。②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比例最高,为82.97%(39例)。③大部分患儿发病急速,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抽搐,有4例患者发生昏迷。④ CSF涂片均未见到细菌。

    2.2 治疗结果

    47例患儿经过1~2周的治疗,39例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脑炎患儿32例痊愈,其他患儿预后较差,有5例患儿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有2例患儿死亡,其中伴有呼吸道感染患儿有2例;有1例伴有皮肤疱疹;有1例死于呼吸衰竭。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由病毒直接感染或者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所致,病毒感染对于发育期或者成熟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将造成严重的伤害,尤其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抑制、脑疝以及抽搐等,这也是造成患儿死亡以及致残的关键原因。关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有文献报道[4],与病毒的直接入侵有关,以及后继的变态反应引起的脱髓鞘效应。

    由于不同病毒的毒力大小不同,小儿的抗体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文献报道[5,6],大部分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无季节特异性。②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③大部分患儿在急性发病前的一段时间内曾被病毒感染过,有的患儿在发病过程中已经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病毒感染症状。④发病急速,12 h内达到高峰,临床症状均主要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抽搐以及精神异常,昏迷和瘫痪患儿非常少。⑤外周血常规正常,个别患儿有升高或者降低的表现,但无相关性,并且基本无细菌感染。⑥脑电图表明,大部分患儿为广泛性弥散性慢波,颅脑CT检查显示为低密度改变。总体上看,以上的临床特征与我们报道的还是基本一致的,说明急性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总体的重复性尚可,这非常有利于临床的诊断。

    在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时,要对患儿的意识障碍护理给予关注,以保证患儿保持良好的意识水平为目标,一旦患儿的意识开始恢复,就可以开展对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我们对47例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阶段,大部分由呼吸道病毒引起,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尽管婴幼儿和学龄儿童发病率低,但预后也较差,需要给予格外关注。

    参 考 文 献

    [1] 陈天顺.纳洛酮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14(5):125127.

    [2] 黄向阳.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9,14(6):37037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9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