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182167
新生儿早期DIC临床治疗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5日 刘会青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对采用不同方法对患有早期DIC的新生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66例患有早期DIC的新生儿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3例。A组患儿采用双嘧达莫进行治疗;B组患儿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B组患儿的PLT、ATⅢ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的APTT、Ddimer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儿;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采用低分子肝素对患有早期DIC的新生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使相关生理指标的改变幅度进一步提高,在治疗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在治疗后不会留有任何后遗症。

    【关键词】

    早期DIC;新生儿;治疗效果

    DIC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一种比较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该类患者的主要病症特征是机体的微循环内广泛的发生血小板凝聚和纤维蛋白沉积现象,进而导致弥散性微血栓的形成。随着血栓程度的不断发展,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导致凝血因子缺乏从而导致凝血功能出现严重障碍[1]。为了对采用不同方法对患有早期DIC的新生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找到对早期DIC患儿进行有效治疗的最佳方案,使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得到更显著的改善,使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减少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几率,使临床治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66例患有早期DIC的新生儿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双嘧达莫和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PLT、APTT、ATⅢ、Ddimer水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在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这3年时间内,抽取来我院就诊患有早期DIC的66例新生儿患儿病例,将其分为两组, 胎龄最长 42周, 最短 35周,平均 38.4周; 男 35例,女31例;抽样患儿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临床检查后确诊。

    1.2 方法 将抽样中的66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3例。A组患儿采用双嘧达莫进行治疗;B组患儿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PLT、APTT、ATⅢ、Ddimer水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用药计量和方式

    A组:口服双嘧达莫,剂量为10 mg/(kg•d);B组: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剂量为80 U/(kg•次),每隔6 h注射一次。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我们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在用药之前,PLT、ATⅢ、APTT、Ddimer水平比较,没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在治疗后B组患儿的PLT、ATⅢ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儿,且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儿的APTT、Ddimer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儿,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出现DIC症状表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这主要与新生儿的某些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2]:① 新生儿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对比较低下,易出现重症感染现象。② 各种凝血因子的生理活性明显下降,如纤维蛋白原和Ⅷ因子不能够顺利的通过胎盘,维生素K依赖因子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合成功能还不是十分的成熟,而且普遍比较低下,尤以凝血酶原更加明显。③ 新生儿的反应性相对较差,生理调节功能不是十分理想,易出现低体温、呼吸及循环衰竭、缺氧、酸中毒等症状表现,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清除能力相对比较差。④ 新生儿的血液相对比较粘稠,一般呈高凝状态,纤溶活动相对较强。⑤ 产科病房中的某些特定因素也会对其造成影响。

    DIC在有原发疾病的危重新生儿中比较多见,DIC的病理过程在早期比较隐匿,病情通常会急剧进展,而导致出现脏器损害现象,发生不可逆的病变,最终造成新生儿死亡。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在患儿出现广泛的出血倾向时,才怀疑其为DIC患儿,而此时病情通常已经发展到了DIC的低凝期。

    肝素具有十分理想的抗凝、抗血栓、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抗自由基损伤、降低气道阻力、降低血脂等临床治疗功效,而采用低分子肝素对该类患儿进行治疗过程中主要具有操作简便、不需要实验室监测、出血并发症少、不引起AT0水平下降等一系列优点,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率都比较高,不会出现出血等副作用,也不需对患儿的凝血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尤其适用于DIC的早期高凝状态,或对DIC症状进行预防[3]。

    总之,采用低分子肝素对患有早期DIC的新生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