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7846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儿童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并溶血4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叶军 张道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性溶血的疗效 方法 将79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性溶血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停用氧化类药(食)物,卧床休息、补液、口服维生素E,碱化尿液,贫血重者输注洗涤红细胞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结果 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性溶血疗效显著

    【关键词】

    儿童;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谷胱甘肽,还原型;溶血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在华南地区常见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临床常以食用蚕豆或磺胺类、解热镇痛类等氧化类药物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结膜、口唇苍白,伴酱油色、浓茶色尿而就诊入院,检测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血红蛋白尿,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肝功正常。经检测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诊断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并溶血。我院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4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G-6-PD缺乏症住院患者 79例。临床均以食用蚕豆或磺胺类、解热镇痛类等氧化类药物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结膜、口唇苍白,伴酱油色、浓茶色尿就诊入院,检测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转氨酶正常,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结合珠蛋白下降,血红蛋白尿。抽取静脉血,采用定量法(硝基四氮唑蓝)测定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诊断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性溶血。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24 h~6 d,平均3 d。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7个月~13.5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24时~7 d,平均2.5 d。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经统计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停止食用蚕豆或使用磺胺类、解热镇痛类等氧化类药物,卧床休息、补充体液、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口服维生素E,静脉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贫血重者输注洗涤红细胞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0.6 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4~6 d。

    1.2.2 监测指标观察每次尿液颜色,每日查尿常规1~2次,隔日查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常规。

    1.2.3 临床治疗观察7 d。疗效标准 治愈:一般情况明显好转,黄疸消失,贫血恢复,血红蛋白尿消失,血总直胆正常。血红蛋白≥110 g/L。好转:一般情况好转,黄疸减轻,贫血改善,血红蛋白尿消失,血总直胆正常,血红蛋白≥90 g/L。无效 :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仍存在,血红蛋白<60 g/L。

    1.2.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是一种先天性溶血病,为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其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Xq2.8),由于基因突变后导致红细胞G-6-PD活性降低和/或酶性质改变而造成临床上溶血表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G-6-PD缺乏症在临床上的表现有 5种类型:慢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蚕豆病、药物性溶血、新生儿 黄疸及某些感染性溶血。本病是世界上最多见的红细胞酶病,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存在这种缺陷,据统计全球约有近4亿人G-6-PD缺陷。本病常在疟疾高发区、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蛋白病等流行地区出现,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印度、非洲和美洲黑人的发病率较高。我国分布规律呈“南高北低”的态势,长江流域以南,尤以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为高发区,发生率为4%-15%,个别地区高达40%[1]。G-6-PD是红细胞糖代谢戊糖磷酸途径(包括GSH代谢途径)中的一种重要酶类,其主要功能是生成潜在抗氧化剂红细胞还原型辅酶Ⅱ(NADPH),后者为维持GSH还原状态所必需。G-6-PD缺乏所致的溶血机制较为复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发现逐渐修正对原发疾病的认识[2]。目前认为,由于G-6-PD缺乏,NADP不能转变成NADPH,后者不足则使体内的两个重要抗氧化损伤的物质GSH及过氧化氢酶(CAT)不足,从而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膜均易于发生氧化性损伤。血红蛋白氧化损伤的结果,导致Heinz小体及高铁血红素生成;红细胞膜的过氧化损伤则表现为膜脂质和膜蛋白巯基的氧化。上述变化使红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并诱发膜带3蛋白酪氨酸磷酸化[3],形成衰老抗原,为自身抗体所识别,最终易被单核一巨噬细胞所吞噬。由于G-6-PD缺乏红细胞本身对氧化性损伤的抵御潜力,故在任何氧化性刺激下均可造成溶血。蚕豆及磺胺类、解热镇痛类等药物具有氧化性可G-6-PD缺乏者造成溶血。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即阿拓莫兰的主要作用是:①保护红细胞内含硫氢基(-SH)的血红蛋白、酶蛋白和膜蛋白完整性及正常代谢功能,避免过氧化氢对含-SH基物质的氧化。②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共同使H2O2还原成水[4]。是人体内的一种主要的生物活性分子,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残基组成的三肽。在体内起活化氧化还原系统、激活-SH酶,稳定细胞膜等功能。外源性输注阿拓莫兰,能将机体受到过氧化物侵害时产生的过氧化氢还原成水,可以达到清除体内氧自由基,稳定红细胞膜,从而保护血红蛋白及膜蛋白不受过氧化损伤,控制、减轻溶血的目的。在祛除病因后可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早期使用效果更佳。本组治疗观察的患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拓宽了该药的临床应用范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2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