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7681
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王红梅
第1页

    参见附件(2615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26例,在使用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等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口服,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比较用药前、治疗后8周心脏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后显效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8%。无效2例,占12%。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心力衰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缬沙坦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health. Methods Sel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dilated cardiomyopathy,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in 26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diuretics, vasodilator, tonic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additional use of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 valsartan oral, using their own control observation on comparative medicine cardiac changes before and 8 weeks of treatment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with Excellent 9 cases, effective 15 cases, total effective rate 88%. Invalid 3, 12%. Conclusion I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significant additional use of valsartan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n improve heart function and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Heart failure;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 Valsartan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类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是致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CHF的治疗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治疗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其目的是改变CHF的生物学性质,即以阻断神经内分泌异常的治疗模式。近年有关心血管疾病对器官和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的研究涉及心血管疾病的个个方面,均有血管紧张素Ⅱ的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在受体水平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不利作用,能完全地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于这一观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我们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CHF患者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的CHF患者26例。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40%,纽约心脏学(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根据病史、体征、X线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选择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50~84岁,平均(68.1±9.1)岁。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予卧床休息、限盐、利尿、强心等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口服,首次剂量25 mg,1次/d。如血压稳定,3 d后加大剂量致50~100 mg。平均观察2~4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时分别测量心率、血压、胸部X线、心脏彩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疗效判定1级为有效,改善2级为显效,无变化或恶化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治疗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改善情况 全部病例26例,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显效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8%。无效2例,占12%。缬沙坦治疗前后有关指标的变化及比较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性。见表1。

    2.2 不良反应 2例患者出现头晕,都可以耐受,未做特殊处理,其余患者未出现干咳等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肌体代谢的需要,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所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而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机制,当心功能不全时,神经内分泌物过度激活主要表现在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1]。肾上腺素髓质系统激活,血浆儿茶酚胺增多,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液循环及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分泌增加,致心率加快,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能量消耗增加,致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心室重构,加重心肌损伤,使心衰进一步恶化,这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早期进展缓慢,中晚期则加速发展,目前尚无法逆转,因此早期阻断神经激素、阻断心室重构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2]。AngⅡ分为AngⅡ1型受体与AngⅡ2型受体2个亚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1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