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7684
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高凝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曹珂 韩升波
第1页

    参见附件(2393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高凝状态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420例孕末期妇女进行D二聚体检测并追踪观测产后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0.5 mg/L时,要尤其注意DIC的危险,特别是>5.0 mg/L,一定要采取治疗措施。结论 对于孕末期妇女检测D二聚体高于正常值的妇女临床应严加注意。

    【关键词】

    D二聚体;DIC;高凝

    

    The application of DDimer about parturient women in the Judgement of high coagulationg state

    CAO Ke,HAN Shengbo.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Zhengzhou Hospital of TCN,Zhangzhou 450007,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ing meanings of DDimer test about parturient women in the judgement of high coagulationg state. Methods Conduct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through the DDimer test about 420 parturient women and their clinical situations after delivery. Results When figure was beyond 0.5mg/L, a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DIY. And certain therapeutic measures must be took when the numerical value is above 5.0mg/L.Conclusio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arturient women whose DDimer was beyond normal range.

    【Key words】

    DDimer;DIC;Coagulation

    妊娠妇女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虽然有利于产后止血,但是也容易引起并发症诱发DIC,从而发生产后大出血甚至死亡[1,2]。常规的PT、APTT、Fbg并不能很好的预判这种情况,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判断高凝状态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我院从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间共420例孕末期妇女,进行的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年龄在22~30岁,平均26岁。

    1.2 实验方法 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免疫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对420例标本进行D二聚体检测,并追踪观察产后的产妇临床情况进行分析。DIC的诊断严格按照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检测试剂,质控,样本均严格按照SOP文件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用SPSS 10.0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有20例结果在正常范围(0.1~0.3 mg/L);40例结果在0.3~0.5 mg/L之间,其中3例发生大出血;340例结果在0.5~5.0 mg/L之间,其中10例发生产后大出血,2例产后DIC;20例结果>5.0 mg/L,其中15例产后大出血并发DIC患者。

    3 讨论

    D二聚体是交联的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溶解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在血栓形成引起的继发性纤溶过程中浓度超出正常参考范围,其水平高低与继发性纤溶性强度有关,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3]。

    虽然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体内的凝血及纤溶系统中的某些成分出现了一些异常变化,尤其是妊娠晚期,体内凝血成分和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出现明显改变,机体处于一定程度高凝状态。一方面,这是机体的一种生理保护,特别是血凝纤溶处于动态平衡时,有利于分娩时胎盘剥离的止血以及子宫内膜的再生和修复,防止产时过量出血;另外,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出现明显升高,会给孕妇带来DIC和妊高症的风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9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