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18期
编号:12239640
远程心电监护对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 评估远程心电监护系统诊断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远程心电监护仪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分别对151例老年缺血性 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测,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诊断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51例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显示138例伴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914%,常规12导联心电图显示56例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37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对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高,更具诊断价值。

    【关键词】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常规12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老年;缺血性心脏病

    作者单位:250013 济南,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李彬 赵红艳 苏国海 张涌);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科(李琳)

    通讯作者:张涌 按目前我国的通用标准,老年人是指60岁以上的高龄人,缺血性心脏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常伴有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具有突发性、短暂性、致死性、发作无规律性等特点。要防治心律失常就必须对患者的心电进行长时间实时监测。本研究通过对151例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分别应用远程心电监护仪监测及12导联心电图检查,旨在探讨远程心电监护仪对诊断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1 仪器与方法

    11 一般仪器 ①十二导联心电图:日本生产十二导联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常规记录心电图,受试者静息卧位,胸导联连接以体表定位,纸速 25 mm/s。②远程心电监护仪:随身佩带优加利公司提供的远程心电监护仪,采用 CM1、CM5 双极导联,双通道同步记录(电极位置 CM1 放在常规 V1 部位,CM5 放在常规 V5 部位), 通过GPRS 移动通讯网络将心电图传送至医院监护中心。

    12 监测对象 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缺血性心脏病老年患者,其中男85例,女66例,年龄在60岁以上,最大94岁,平均年龄(7580±1231)岁。

    13 检测方法 监测对象常规做十二导联心电图(ECG),然后应用远程心电监护仪。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 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行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对151例患者应用远程心电监护发现138例伴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914%。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多,54例;其次为房性早搏,37例;房性心动过速,28例;房室传导阻滞,23例;心房颤动,20例;窦性心动过缓,16例;束支传导阻滞,22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窦性停搏,3例;检测出2种以上心律失常52例(344%),其中室性早搏伴房性早搏所占比例最多,房性早搏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次之,分别为30例(199%)和18例(119%)。151例患者中应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发现56例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371%,包括室性早搏17例,房性早搏12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房室传导阻滞15例,心房颤动12例,窦性心动过缓7例。远程心电监护仪与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对于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应用远程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138例,其中,60~74岁年龄组发生心律失常60例,75~89岁年龄组发生心律失常75例,90岁以上年龄组发生心律失常3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59例,三个年龄段分组间室性心律失常的构成比显示:60~74岁组与75~89岁组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90岁以上组的室性心律失常占心律失常的比例较前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远程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138例,其中,男78例,女60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室性心律失常男性35例,女性11例,老年男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构成比大于老年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截至2009年底,全国老年人口有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从今年开始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由于老年人心脏电生理学发生改变,随着增龄心肌有不同程度纤维化、退行性变及缺血性改变,导致心肌兴奋性不平衡,因此各类型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常见,在缺血性心脏病老年患者中心律失常所占的比例更大,在一些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于心律失常所致,且约70%发生在院外,失去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救治最佳时机从而导致死亡。另外,由于心律失常发生无规律性、不可预见性,部分患者受到心电图检查条件的限制,不能得到及时诊断。由于心律失常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危险性、无规律性、不可预见的特点,而且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都具有不典型性,容易漏诊、误诊。要防治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的发生,就必须对患者的心电进行长时间实时监测,而远程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就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长期监测,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尤其是对于提高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性猝死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由设在医院的心脏远程监护中心和用户随身佩带的心脏监护仪组成, 具有24 h连续心脏电生理异常检测预警、GPRS无线双向数据传输和固定电话数字传输等功能。心脏监护仪通过内置电极感应心电信号,心电数据通过GPRS网络系统上传到监护中心,数据发送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由监护中心进行处理、分析、在监测设备上显示心电特征参数和波形,医生根据显示结果迅速分析、诊断,诊断结果一方面存储在医院监护中心中,一方面通过网络及时反馈给患者或直接电话通知用户,高危人群的心脏状况时刻处于医生的观察之下,特别是在心脏病发作时,可通过GPRS发送心电数据至监护中心,这样就有利于医生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治疗措施,减少心源性猝死,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心律失常。本项研究显示应用远程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尤其对短暂、突发、难以预见的心律失常检出率的提高,对我们及时诊断、为治疗争取 “黄金时间”提供了条件。

    本项研究显示,与十二导联心电图相比,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对突发性、短暂性恶性心律失常的采集更为便捷, 它描记准确且操作过程简单,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大大降低心律失常的致残致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

    有人提出,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有利于晕厥的诊断;其次,建立一个完善的心脏远程监护系统花费较高,如何有效地把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 在心律失常防控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成为一个需待解决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张丽, 刘芳.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02,8(1):39.

    [2] 李军丽.老年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特点的动态心电图分析.中原医刊,2006,(9):2425.

    [3] 徐丽英,邢福泰,王红宇.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0021003.

    [4] 代少升,张跃,张和君,等 便携式远程心电实时监护仪的研制 医疗卫生装备,2006,27(9):12., http://www.100md.com(李彬 赵红艳 苏国海 李琳 张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