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327660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朱黎姝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评价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的基础上,替罗非班联合急诊采取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人选标准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普通肝素。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疗程均为2~3 d。观察两组心电图改变、血小板聚集率、PCI术后血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CI术后血流情况和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同时又具有较好安全性。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盐酸替罗非班;介入疗效

    急诊采取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介入治疗,有效的对患者的心外膜冠脉进行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再梗死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降低。取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介入治疗过程中会导致脱落的粥样炎性物质、脂质及斑块碎块,此部分脱离物质对血小板再次激活,形成新一轮患者血栓。虽然有临床报道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以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及有效对血小板的活化进行抑制[1],但对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并没有显著改善[2]。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可以有效的对Ⅱb/Ⅲa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受体的结合进行抑制,并影响血小板聚集,实现抗血栓目的[3],同时急诊采取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肌组织灌注和冠状动脉血流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4]。自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我院共对3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辅助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我院共收治STEMI患者6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63.5±13.2)岁,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急诊采取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取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STEMI患者入选标准:①患者心电图肢导联≥0.1 mV或胸导联≥0.2 mV,最少两个相邻导联出现ST段抬高。②心肌酶CK-MB在发病时间6 h后高于正常高限的2倍以上。③患者持续时间大于30 min缺血性胸痛,口服硝酸甘油后疼痛无缓解。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相比,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比例、年龄、病变血管数及梗死血管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人选标准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在3 min内按10 g/kg剂量推注完毕,然后微量泵入按0.1 g/(kg·min)持续泵入24~36 h;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泵入低分子肝素钙1000 μ/h,持续24~36 h。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入导管室行PCI术。疗程均为2~3 d。观察两组心电图改变、血小板聚集率、PCI术后血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我们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结果,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有极显著性差异为P<0.01。

    2 结果

    2.1 PCI术后血流情况 在造影过程中我们所采集的影像资料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①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分级(TIMI):对患者梗死相关动脉造影剂的排空和充盈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9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