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327679
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周晓秀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对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出血性中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基本痊愈率(36.67%)以及总有效率(86.67%)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补阳还五汤

    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而致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包括出血性中风以及缺血性中风两大类。近年来,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存质量。对于出血性中风的救治,一直是神经内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瘀”[1],颅内的血肿是离经之血,亦即瘀血的范畴,因此,在临床上探索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治疗出血性中风,即成为了众多医学工作者的研究方向。笔者通过运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对出血性中风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出血性中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占56.67%,女13例,占43.33%,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为(68.32±8.04)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占60.00%,女12例,占40.00%,年龄67~82岁,平均年龄为(68.74±8.2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上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出血性中风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中线移位。

    1.3 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抬高床头约20°~30°,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行心电、血氧、血压监护,开通静脉通道,保持患者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应用控制血压的药物。根据患者病情给予20%甘露醇125 ml快速静脉滴注,8 h一次以脱水降颅内压,防止脑水肿,患者的其他并发症则给予对症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清代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方治疗。具体的方药为:黄芪30 g,当归尾10 g,赤芍10 g,地龙3 g,川芎10 g,红花3 g,桃仁6 g。以上诸药以水500 ml,煎至200 ml,早、晚100 ml温服,日一剂。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定。具体的疗效评价标准为,基本痊愈:患者功能缺损的评分减少大于91%,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患者功能缺损的评分减少大于46%,小于90%,病残程度为1-3级;有效:患者功能缺损的评分减少小于45%,大于18%。无效:患者功能缺损的评分减少小于17%甚至有所加重[2]。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软件包进行分析,两组数据的对比采用χ2检验进行验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6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