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4期
编号:12336576
心率减慢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率减慢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0例心率减慢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抢救,所有患者均安装了心脏起搏器,2年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结论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这一疾病病情非常险急,心率减慢是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重要原因,安装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率减慢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特征;诊治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属于一种特殊的室性心动过速疾病,通常会介于室性心动过速现象和室颤现象之间,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晕厥症状以及心室颤动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将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心率减慢是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重要原因,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0例心率减慢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资料并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的48例均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65~81岁。表现为头昏、心悸、胸闷者6例,晕厥或阿斯综合征者14例。

    1.2 心电图检查情况。该疾病在发作的时候心电图表现出的QRS波群增宽在0.12以上,而且其形态变化较多,大约每隔5~20个心动周期,就会改变一次方向,而且波形会围绕着基线出现上下扭转的现象,心率每分钟大约在160~250次。其中有14例患者病情发作的时间比较长,并且伴随一定程度的意识丧失现象,经电复律之后才停止;另外有6例患者没有出现意识障碍。

    2 结果

    20例患者经电复律之后均有心动过缓,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12例患者反复发作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10例患者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终止,2例患者在安装了临时心脏起搏器之后才终止;后20例患者均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2年后随访,20例患者均未出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症状的具体发病机制,很多学者觉得该病情与折返有关,是一种复极非同步出现异常加重的现象,导致心室内很容易出现折返途径,特别是患者在受到一定刺激后,冲动的情绪下会沿着不同的途径进行传导。在出现了易感因素例如感染、低血钾、低血镁等时,很容易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还有学者认为[1],该病情的发病有可能和早期后除极所造成的触发活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女性如果患有一些基础疾病或者出现心动过缓的现象,使用了延长QT间期的药物之后,需要严格的监测其心率、QT以及QTc等,并且正确合理的处理室性期前的收缩现象。

    在常见的一些心血管疾病当中,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可以说是一种危重急诊病情,需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患者进行补钾补镁是该病情的一项基础治疗,其中在进行最初治疗的时候可以选择静脉用镁剂,只要患者的肾功能良好,就可以补钾。镁能够辅助细胞膜ATP酶的内激活,如果患者缺失镁将会直接影响到其心肌细胞K+-Na+泵功能,造成细胞内出现失钾现象导致复极的延长。除此之外,硫酸镁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心肌的有效不应期,进一步恢复钠钾泵功能,提高患者的心室颤动阀值,逐渐让心肌复极趋于一致,有效的阻断折返环路,最后终止病情的继续发作[2]。镁离子可以将早期后除极的震荡电位进行有效的抑制,终止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这一病情。如果患者同时缺乏钾和镁,只补充钾是无法确保细胞内钾恢复正常水平的,所以还需要补镁,而补镁的同时也能够达到补钾的效果,是消除患者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对于出现心动过缓症状的患者,如果只对其补钾和补镁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要对患者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或者是快速起搏。其中异丙肾上腺素可以有效的加快心率,并且阻断折返环路,最终能够终止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症状,还可以跟硫酸镁一起使用。如果药物还是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还可以选择心率起搏进行治疗,在将心室率适当提高之后,可以避免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症状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金秋,杨延宗.QT间期延长犬模型长间歇依赖性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机制的跨壁光学标测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6):559-561.

    [2] 张友磊.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与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电生理机制.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17(6):321,323., 百拇医药(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