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336234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王栋印 李艳
第1页

    参见附件。

     

    

    【摘要】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并频发室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冠心病并频发室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稳心颗粒+冠心病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对照组(冠心病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每组5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查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后室性早搏次数减少及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能有效减少冠心病并频发室早次数及减轻临床症状。

    【关键词】 冠心病;室早;稳心颗粒

    

    

    室性早搏(室早)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人群广泛。室早的临床症状差异较大,从无症状到触发恶性心律失常致晕厥,且其症状与预后无关。冠心病患者,室早的发生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频发室早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明显,或致猝死。因此规范治疗室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运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并频发室早,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0~72岁,平均62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9~72岁,平均61岁。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冠心病诊断标准按《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执行;室早诊断标准按《实用内科学》第10版执行。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 g,3次/d口服,疗程4周。

    13 观察指标 用药前后测定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室早情况;观察服药前后心悸、胸闷等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2] 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24 h动态心电图无早搏或<10次/min或较原来减少90%以上。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4 h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减少50%~90%。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24 h动态心电图早搏减少<50%或增多。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态心电图 治疗组50例,显效18例(36%)有效25例(50%),无效7例(14%),总有效86%;对照组,显效10例(20%),有效21例(42%),无效19例(38%),总有效(62%)。两组总有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症状 治疗组50例,显效18例(36%),有效26例(52%),无效6例(12%),总有效88%,对照组50例,显效7例(14%),有效24例(48%),无效19例(38%),总有效(62%)。两组总有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2例出现轻微恶心,对症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狭窄,致相应心肌缺血、缺氧及代谢障碍,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冠心病并频发室早的治疗,首先治疗原发病,祛除诱因,当原发病得到治疗并纠正诱因后,如室早仍较多,且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或心功能,并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需积极治疗[3]。临床常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药物治疗,此类药物长期应用可引起低血压、甲状腺功能失调、神经系统症状、眼角膜沉积等,甚至加重心律失常,限制其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稳心颗粒主要成分为党参、三七、黄精、甘松、琥珀等天然中药制剂。其中甘松含有缬草酮及甘松酮,能抑制心肌细胞钠通道和L钙通道[4],有膜稳定及延长动作电位的作用,可阻断拆返激动,故可纠正心律失常。党参、三七、黄精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稳定心肌细胞等作用,从而有利于心脏电活动的稳定。本组资料表明,稳心颗粒在冠心病并频发室早治疗中,对改善心肌供血和抗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可长期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7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