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4664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32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朱早君 李松柏 李秀瑾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临床特点。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32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12例治疗10日后临床症状消失,19例经治疗19日后临床症状消失,3例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一定要和肺栓塞进行鉴别,具有在血栓形成后较长时间发病,起病缓慢、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不显著,经抗生素治疗临床症状体征可以显著减轻,能够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临床特点。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炎;临床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常见疾病[1],可以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近年来随着介入开展和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增加趋势;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造成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10%发展成致命性肺栓塞,肺栓塞可以导致20%~30%死亡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构成严重威胁[2],对防治肺栓塞已经得到临床高度重视,但临床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往往被误诊为肺栓塞,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检测和治疗,现对近年来诊治的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2~89岁,平均年龄723岁。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征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其中骨折术后患者为6例,腹部手术后患者为4例,癌症患者为5例,脑血管疾病15例,长期卧床2例;所有病例均出现患肢肿胀,皮温升高,有胀痛感,患肢活动障碍或受限,部分患者伴有张力性水泡,所有患者均行下肢彩色超声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有糖尿病16例,冠心病8例,慢性肝肾疾病4例。

    13 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所有病例经明确诊断后给予溶栓抗凝治疗:尿激酶50万IU,1次/d,连续应用5~10 d;每1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一次,连续应用3~7 d,使APTT为正常值15~25倍;同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川芎嗪等,停用肝素前两天开始口服华法令,维持国际标准比值(INR)在2~3。

    14 临床特点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临床表现为呼吸系统临床症状,具体临床特点见表1。

    2 治疗及结果

    32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经CT检查及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依据痰培养、药敏试验,给予敏感抗生素,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支气管解痉剂及对症支持治疗,12例治疗10日后临床症状消失,19例经治疗19日后临床症状消失,3例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具备血管壁的病变[3]、血流缓慢和血液的高凝状态的多因素共同存在,近年来随着静脉介入技术的广泛开展,安放起搏器、血液透析、静脉插管、静脉应用化疗药物、静脉输入高营养液等因素造成血管壁、血流状态发生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增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造成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4],10%发展成致命性肺栓塞,肺栓塞可以导致20%~30%死亡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防治肺栓塞已经得到临床高度重视;肺栓塞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肺栓塞三联征)[5],心悸、晕厥,体征主要包括紫绀、端坐呼吸、肺部啰音、心动过速等。如果在临床中突然发生的无法解释的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患者及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性。螺旋CT血管造影和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对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良好的可靠性,特异性96%,敏感性87%,可也有效的进行鉴别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一定要和肺栓塞进行鉴别[6],通过本组病例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者具有在血栓形成后较长时间发病,起病缓慢、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不显著,经抗生素治疗临床症状体征可以显著减轻,能够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临床特点。

    参 考 文 献

    [1] 孔瑞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进展.中国血管外僦(电子版),2010, 2 (3):193.

    [2] 马和平腔静脉滤器的临床研究进展.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2);201203.

    [3] 程志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8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