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4期
编号:12358193
副流感病毒致儿童粒细胞减少症50例集中发病特点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
     【摘要】 目的 对1月内副流感病毒致50例集中发病的粒细胞减少症进行分析,为诊治该症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12年3月住院患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4例,其中50例为副流感病毒所致(占儿科当月住院患儿的20%),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0例患儿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4月~10岁;平均住院日为6.4 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急性支气管炎21例,支气管肺炎5例。结论 副流感病毒流行可造成粒细胞减少症在儿童集中发病,多同时累及呼吸系统,多呈良性过程,预后好。

    【关键词】粒细胞减少;副流感病毒感染;集中发病

    出生2周~1岁的婴儿中外周血中粒细胞绝对值<1.0×109/L、儿童时期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粒细胞减少症,而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即被称为粒细胞减少症[1]。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但集中发病者报道较少。我科自 2012年 3月1日至 31日共收治54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其中病原学检测50例为副流感病毒,2例为肺炎支原体,2例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其中50例为副流感病毒所致(占儿科当月住院患儿的20%)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23例,女27例,年龄从4月~10岁,其中:~1岁12例;~3岁17例;~7岁15例;~10岁6例,平均住院日为6.4 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急性支气管炎21例,支气管肺炎5例。

    1.2 实验室检查 在入院当日取末梢血,利用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社生产的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XS-1000i型)测定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值。

    ①血常规:所有婴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1.0×109/L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1.5×109/L,符合粒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其中13例粒细胞绝对值计数<0.5×109/L,符合粒细胞缺乏症;42例伴白细胞计数绝对值<4×109/L;均不伴血小板减少及血红蛋白降低。②病原血清检查:50例均进行了呼吸道病毒抗原IgM检测,副流感病毒阳性。③其他:50例均进行CRP检测,CRP值均在正常范围,50例均进行了肝功能、肾功能及心肌酶测定。仅1例伴肝功能轻度损害,均无肾功能及心肌损害。
, 百拇医药
    1.3 治疗

    全组病例均积极治疗原发病(抗感染、补液),使用升白细胞药物(利可君,维生素B4),粒细胞<0.5×109/L者给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避免应用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 本文50例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年龄:~1岁12例占24%;~3岁17例占34%;~7岁15例占30%;~10岁6例占12%,提示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

    2.2 伴发疾病 全部为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占48%,急性支气管炎21例占42%,支气管肺炎5例占10%。提示以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为主。

    2.3 伴发其他 50例患儿中,42例伴白细胞总数低(84%)1例伴肝功能轻度损害(2%),均无肾功能及心肌损害。50例CRP值均在正常范围,提示不伴细菌感染。
, 百拇医药
    2.4 疗效 50例患儿中,3 d复查血常规正常者3例(6%),5 d正常者17例(34%), 7 d正常者18例(36%),10 d正常者10例(20%),14 d正常者2例(4%),平均6.4 d完全恢复。

    3 讨论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是机体的重要防御细胞,主要功能为吸附、吞噬、杀灭细菌。粒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量减少而出现的一种综合征,引起粒细胞减少原因很多,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儿童以后天获得性为主,其中感染所致最多见,许多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等可引发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其中病毒感染最多见[2]。本组50例的原发疾病都是病毒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检测值均正常与文献报道相符。其机制可能是病毒的直接作用或产生粒细胞自身抗体导致粒细胞破坏。

    人类副流感病毒是单链的RNA病毒。病毒表面含有溶合酶和红血球凝聚素—神经氨酸苷酶的醣蛋白刺。从血清学上人类副流感病毒可分为4型(I型到IV型),是导致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疾病感染的常见病毒。与感染者近距离密切接触或具有传染性的物质接触了人的眼睛、口腔或鼻子里的黏膜后就会发生感染,或通过吸入由于喷嚏和咳嗽产生的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而感染。
, 百拇医药
    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从本组病例的年龄分布看,7岁以下者共44例(占88%)。说明副流感病毒引起的粒细胞减少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主。一方面年龄越小,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犯;另一方面,婴幼儿期周围血白细胞比例以淋巴细胞占优势,推测粒细胞减少症的年龄分布与这些因素有关。也提示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阶段的骨髓功能更容易受到抑制或损伤。

    本组集中发病的50例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原发病均为呼吸道感染,说明副流感病毒更易侵犯呼吸系统。推测病毒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进而损害造血系统。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4例占48%,下呼吸道感染26例占52%.说明副流感病毒即可致上呼吸道亦可致下呼吸道感染流行50例患儿中42例伴白细胞总数低(84%),但血小板及血色素均在正常范围。说明副流感病毒感染除影响粒细胞外,亦可造成淋巴细胞增殖成熟障碍及破坏增多。以往常把血小板减少做为感染存在的指标之一,认为病毒感染可使血小板降低。但近年有报道显示儿科感染中,血小板增高亦很常见,可能机制为病毒血症使血小板破坏增加,导致血小板代偿性增加;血循环内血小板重新分布[3]。本组血小板正常符合上述机理。以往研究认为粒细胞减少和肝功转氨酶及心肌酶值之间无关联[2]。本组资料仅1例伴肝功能轻度损害(2%),均无肾功能及心肌损害,亦证实了这一点。
, 百拇医药
    粒细胞数量随着感染的控制而增加,但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不同。13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0.5×109/L,这一数值被认为是容易导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感染的危险因素,又称为粒细胞缺乏症,而这些病例均在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2次后升至正常范围,经过住院期间治疗观察,未见有严重感染发生。本组所有病例均在2周内完全恢复 ,提示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粒细胞减少预后良好。

    参 考 文 献

    [1]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85).

    [2] 周立萍,鞠秀丽.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儿的常见特点分析.新医学,2011,42(2):96-99.

    [3] 孙丽娟,董九伟.儿童感染致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6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7., 百拇医药(耿卫国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