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6期
编号:12695626
现场复苏不加口对口单独胸外按压CPR指南的推荐方案(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
     张氏94~99年多次撰文指出[5,7]ECPC的优点为更简便易行,无交叉感染的心里压力,旁观者乐于采用,吸入氧气含量高(21%),并可同时吸氧。无吹气过多致腹胀,呕吐影响通气的弊病,不会因一次吹入肺气体过多压迫低流量肺泡壁血管使血流更趋缓慢减少,造成肺通气/血流比率失衡而影响肺换气。不加“口对口”,连续按压不中断心肺血流,可提高心博出量,其通气效果可与口对口CPR相比美。张氏在复苏领域首次提出应用生理学上公式通气/血流比率,每分肺泡通气量的测算评估心肺复苏的通气效果,94年报道于《医药保健研究新趋势》,并指出心脏按压的主要机理是心泵机制。明确阐明胸外按压必须按压胸骨中下段直接挤压胸骨后的心脏。1980年Rudicoff提出胸泵学说,后经动物试验全面否定了心泵机制。有人开始探索不去挤压胸骨,均衡地挤压胸廓或其他部位的复苏法。在张氏的呼吁影响下这一心泵机制为主导的观念近年已得到了医界的默认。张氏着重阐明了胸外心(肺)按压的通气泵作用,向世人首先报道胸外按压ECPC的潮气量可达350 ml。他还提出了心脏按压的辅助机制为肺通泵机制、胸泵机制、电兴奋机制、气体弥散机制、推动冠脉循环机制。94年他观测人屏气后做腹式呼吸动作可延长屏息时间。指出胸外心(肺)按压初期无效腔气体沵散入肺泡,肺泡中心含氧高的气体逸近周边有利于肺换气的气体沵散机制[5]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