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2682931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56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 经股动脉, 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 栓塞治疗56例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结果 成功栓塞达100 %有51例(92%), 栓塞达90 %以上4例(7%), 栓塞达90%以下1 例(1%)。全组手术死亡2例(357%) ; 术中动脉瘤再破裂出血2例, 载瘤动脉痉挛2例,GDC外逸3例, 血栓形成2例, 过度栓塞2 例, 术后并发高血压脑出血1例, 并发症发生率196%,成功率8023%。结论 采用电解可脱式铂金螺旋圈(GDC)或微支架辅助GDC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于术者对颅内动脉瘤和载瘤动脉解剖关系的正确认识, 介入操作技术、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正确处理, 栓塞材料的改进。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临床分析

    颅内动脉瘤很容易反复破裂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超过80%[1,2]。近年来随着各种辅助技术的应用,采用经血管内弹簧圈栓塞的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成为动脉瘤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文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及随诊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56例均为经DSA检查确诊有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龄28~70岁,平均487岁 ......
------
    叶玉兰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56例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结果成功栓塞达100%有51例(92%),栓塞达90%以上4例(7%),栓塞达90%以下1例(1%)。全组手术死亡2例(3.57%);术中动脉瘤再破裂出血2例,载瘤动脉痉挛2例,GDC外逸3例,血栓形成2例,过度栓塞2例,术后并发高血压脑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19.6%,成功率80.23%。结论采用电解可脱式铂金螺旋圈(GDC)或微支架辅助GDC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于术者对颅内动脉瘤和载瘤动脉解剖关系的正确认识,介入操作技术、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栓塞材料的改进。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治疗 临床分析

    【分类号】R743

    颅内动脉瘤很容易反复破裂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超过80%[1,2]。近年来随着各种辅助技术的应用,采用经血管内弹簧圈栓塞的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成为动脉瘤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文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