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2610173
腹内压监测在急腹症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212例急腹症患者, 其中男148例, 女64例, 年龄13~73岁, 平均年龄(39.28±11.94)岁。其中7例患者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6例患者确诊为急性肠梗阻, 28例患者确诊为上消化道穿孔, 1例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腹膜炎, 102例患者确诊为腹部外伤, 54例患者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14例患者确诊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 2 治疗方法 依据腹内压分级差异进行治疗, 腹内压低于1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正常, 此类患者无需进行减压治疗, 仅给予对症治疗;腹内压介于10~14 mm Hg之间为Ⅰ级, 此类患者不做特殊减压治疗, 仅给予对症治疗;腹内压介于15~24 mm Hg为Ⅱ级, 此类患者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利尿、导泻、抽腹水等保守治疗, 降低腹内压后进行对症治疗;腹内压介于25~34 mm Hg为Ⅲ级, 此类患者多数需进行手术减压治疗后进行对症治疗;腹内压>35 mm Hg为Ⅳ级, 此类患者均需行手术减压治疗后进行对症治疗。对腹内压为Ⅳ级的患者, 根据患者是否愿意进行手术减压治疗分为减压组(17例)和非减压组(16例)。

    1. 3 评价指标 本研究确定的评价指标包括患者腹内压测定前后的心率、血压、末梢SpO2以及呼吸频率差异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