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589416
长春西部糖尿病患者结膜囊菌群种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内眼手术前结膜囊细菌种类及分布, 及探讨与眼内炎的关系。方法 对89例102眼糖尿病患者术前结膜囊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102眼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56眼(54.90%), 无菌生长46眼(45.10%), 其中革兰阳性菌 48眼(85.71%), 革兰阴性菌 8眼(14.29%)。其中表皮葡萄球菌 28株(50.00%), 金黄色葡萄球菌 4 株(7.14%), 棒状杆菌8 株(14.29%), 大肠埃希氏菌 5株(8.93%), 肺炎链球菌 5 株(8.93%), 人葡萄球菌人亚种 3株(5.36%), 粘氏沙雷氏菌3株(5.36%)。结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较健康人略低, 结膜囊内存在少量细菌, 在机体免疫力低时可成为致病菌, 故内眼术前加强眼局部点眼致关重要。

    【关键词】 糖尿病;结膜囊;菌群种类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2.13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同时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 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寿命延长, 相应的内眼疾病也随之增多。内眼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手术治疗刻不容缓, 同时为了保证手术效果, 眼内炎必须尽量杜绝, 临床用药很关键, 围手术期用药更为重要。据文献报道, 术后眼内炎发生率为0.13%~0.30%, 大部分发生于白内障术后, 角膜移植、青光眼、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率相对较少。同时糖尿病患者不同于一般人群, 属特殊体质, 免疫力低下, 并发症多, 术后极易感染。基于上述原因, 作者严格筛选了89例102眼糖尿病患者, 术前结膜囊进行细菌培养及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于2012~2014年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近3个月内未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的糖尿病患者89例(102眼), 其中男40例, 女49例;年龄47~86岁, 平均年龄64.6岁。其中青光眼术前患者24眼, 白内障术前患者68眼, 糖尿病已发展至增殖性病变需行玻切手术前患者10眼。右眼69例, 左眼33例。

    1. 2 检查方法

    1. 2. 1 取样 患者结膜囊内0.4%倍洛喜表麻, 麻醉奏效后用无菌棉拭子由下睑结膜外侧向内侧擦拭, 于下穹窿部翻转拭子后取出, 放入无菌试管中。

    1. 2. 2 细菌培养 将采集好的结膜囊标本迅速接种于麦康凯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 置37℃温箱培养24~48 h, 有细菌生长为结膜囊培养阳性, 转种血平板进行分离鉴定, 观察结果并鉴定结果。鉴定步骤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1. 2. 3 药物敏感性实验 将培养的不同种类细菌涂于血琼脂培养基上, 分别贴上红霉素、头孢他定、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滤纸片, 温度37℃, 培养并观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2 结果

    2. 1 菌群分布 89例102眼糖尿病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56眼, 阳性率为54.90%, 革兰阳性菌48眼, 约占85.71%, 其次为革兰阴性菌8眼, 约占 14.29%。其中表皮葡萄球菌 28 株(50.00%), 金黄色葡萄球菌 4 株(7.14%), 棒状杆菌8 株(14.29%), 大肠埃希氏菌 5株(8.93%), 肺炎链球菌 5 株(8.93%), 人葡萄球菌人亚种 3株(5.36%), 粘氏沙雷氏菌 3 株(5.36%)。

    2. 2 结膜囊细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3 讨论

    据文献报道, 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为0.13%~0.30%[1], 大部分感染发生于白内障术后, 抗青光眼手术、角膜移植、玻璃体切割术等术后发生率相对较少。由于各级医院近年来一直规范手术流程及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但患者的健康程度及局部结膜囊的条件相对不可控, 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相对较大, 血糖控制不稳定, 免疫功能低下, 同时部分患者已出现并发症, 故相对于正常人群, 容易感染眼内炎[2, 3]。因此术前患者结膜囊的菌群调查显得重要。

    吴智敏等[4]报道了我国正常人结膜囊细菌培养情况, 其检出率为91%。近年来文献[5]报道正常人结膜囊内细菌阳性率有降低趋势, 但表皮葡萄球菌一直为正常人结膜囊最常见及占比率较高的菌种。本实验以长春西部地区来本院就诊的糖尿病眼部术前患者为对象, 调查糖尿病患者术前结膜囊的首要致病菌。本文102眼糖尿病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4.90%, 与文献报道正常人群的阳性率差别不大。其中革兰阳性菌约占 85.71 %, 其次为革兰阴性菌, 约占14.29%。其中表皮葡萄球菌 28 株(50.00%), 金黄色葡萄球菌 4 株(7.14%), 棒状杆菌 8 株(14.29%), 大肠埃希氏菌 5株(8.93%), 肺炎链球菌 5 株(8.93%), 人葡萄球菌人亚种 3株(5.36%), 粘氏沙雷氏菌 3 株(5.36%)。由此可见, 在眼科糖尿病患者术后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认为仍是表皮葡萄球菌, 在临床上不容忽视。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临床传统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在逐年增高, 这与临床用药不合理及食品有关, 但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头孢菌素及万古霉素仍为高度敏感, 如临床上莫西沙星为喹诺酮类四代药物, 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 容易通过血眼屏障, 达到快速杀菌的目的, 近年来成为抢救眼内炎的一线用药。

    糖尿病患者内眼术后出现炎症反应的几率较正常患者要高, 其发生机制主要为糖尿病导致眼血-房水屏障异常, 手术损伤使血房水屏障紊乱加重, 血管通透性增加, 炎性物质增多[6]。在本文涉及的102眼糖尿病手术患者当中, 曾出现2例白内障术后迟发型眼内炎, 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均为表皮葡萄球菌, 术中均出现了后囊破裂, 分析原因, 考虑在后囊破裂的情况下, 结膜囊的致病菌、前房的炎性细胞随着切口、房水进入玻璃体腔, 发生感染, 同时玻璃体腔没有血管, 药物不易渗透, 一旦感染, 较难控制, 故作者建议对患者, 尤其糖尿病患者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不要疏忽患者入院后的任何一个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 一定要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人工晶体学组.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治疗专家共识(2010年).中华眼科杂志, 2010, 46(8):764-766.

    [2]吴军, 郝风荣, 贡雅法, 等. 215只眼正常结膜囊细菌培养基药敏试验报告.中国微生态学杂, 1995(7):37-39.

    [3]孙士营, 翟华蕾, 谢立信.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变化.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5, 5(23):509-5122.

    [4]吴智敏, 李旭东, 郭云武.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抗菌药物应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6):1504-1506.

    [5]卫玉彩, 王鑫, 黄灵欣, 等.白内障手术结膜囊及房水细菌培养的临床观察.疑难病杂志, 2004, 3(1):20-21.

    [6]周历, 关娟, 盛豫, 等.不同术式及术前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影响.临床医学研究, 2006, 23(9):1381-1382.

    [收稿日期:2015-03-27] (韩渝萍 张兰华 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