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30期
编号:13402228
针灸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在治疗眩晕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0期
     【摘要】 目的 探析采用针灸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74例眩晕患者, 依据患者编号奇偶数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 每组37例。单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庭康复训练, 联合组患者在单一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及前庭症状,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 联合组患者中文版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评分(13.49±3.06)分和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11.35±2.74)分均低于单一组的(21.34±4.39)、(16.14±2.6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针灸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 可促进患者的症状改善, 提升前庭功能恢复速度, 且治疗的安全性较好, 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

    【关键词】 针灸;前庭康复训练;眩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0.119

    眩晕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症状, 是因患者出现空间定位障碍, 从而产生的动性、位置性错觉, 绝大多数人曾出现过眩晕症状[1]。眩晕症在医院多个科室均可出现, 本院眩晕患者大部分集中于针灸康复科。眩晕主要是因前庭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小脑疾病、眼部疾病、本体感觉受损、颈椎病等因素引起, 患者可产生明显的外物旋转感和自身旋转感, 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 且影响日常活动[2]。临床治疗眩晕的方式主要为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通常采用改善血液循环类、镇静剂、抗胆碱能制剂、激素等药物治疗, 可迅速改善症状, 但治标不治本, 药物作用失效后易再次复发。本次研究对本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眩晕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与针灸进行治疗, 探析其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74例眩晕患者, 依据患者编号奇偶数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 每组37例。联合组男17例, 女20例;年龄28~70岁, 平均年龄(51.23±2.77)岁;病程11 d~4个月, 平均病程(2.14±0.63)个月。单一组男16例, 女21例;年龄29~72岁, 平均年龄(51.08±2.61)岁;病程13 d~4个月, 平均病程(2.29±0.6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应用镇静剂、抗眩晕药等药物治疗, 影响疗效判定的患者;治疗部位有感染或皮肤溃烂情况的患者;精神或智力障碍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妊娠期患者。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依据病因的不同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单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庭康复训练, 具体方法如下。①注视稳定性训练:将写有文字的小卡片拿在手中, 伸直手臂使卡片与眼部平行, 注视卡片中的文字, 慢慢转头, 左右来回活动, 可重复20~30次, 而后进行头部上下运动, 在训练时尽量使视觉保持清晰并逐渐提高头部运动速度。②视觉跟踪训练:手持有文字的卡片, 伸直手臂平行眼部, 注视卡片中的文字, 手持卡片与头部进行相反的运动, 如头部向左转动, 卡片则向右运动, 重复20~30次, 3遍/d。③姿势稳定性训练:主要包括坐位运动、站位运动、行走练习。患者取坐位, 练习耸肩和转肩, 左右手交替俯身捡物;练习从坐位转为站位, 先睁眼练习后闭眼练习, 并逐渐增加转身练习;练习双足合并站立, 可从双手扶墙站立逐渐转为单手扶墙、不扶墙站立;练习自主扶墙行走, 并逐渐转为不扶墙行走、直线行走、上下斜坡、上下台阶等。练习30 min/次, 3次/d, 根据患者情况可逐渐增加训练量。联合组患者在单一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 穴位选取焦氏头针中的晕听区、平衡区、视区, 风池, 泥丸八阵穴。以百会穴作为中心点, 将百会穴至印堂穴1/3的距离为直径画圆, 将圆圈等分为8份即为泥丸内八阵。采用汉医牌0.30 mm×25 mm一次性针灸针进行针灸, 30 min/次, 1次/d, 5次/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前庭症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采用DHI和VSI评估眩晕症状严重程度和前庭症状指数。DHI主要包括躯体、情感、功能3个领域, 共25个项目, 采用3级评分制, 依据程度的高低分别计4、2、0分, 得分越高与眩晕症状越严重;VSI对眩晕、恶心、头痛等6种临床症状的程度进行评分, 采用0~10分的等级评分制, 得分越高则表明症状越严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与前庭症状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DHI评分和VSI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 联合组患者DHI评分(13.49±3.06)分和VSI评分(11.35±2.74)分均低于单一组的(21.34±4.39)、(16.14±2.6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前庭功能障碍是眩晕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数患者可通过提升前庭的代偿能力改善眩晕症状。前庭康复训练的治疗原理基于前庭功能的可塑性, 通过训练注视稳定性、视觉跟踪、活动能力等可加速前庭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恢复, 是临床治疗眩晕症常用的物理疗法, 操作简单且无不良反应。但此方式见效较慢, 部分患者对于练习中的眩晕和不适感具有恐惧心理, 或缺乏专业的指导, 导致训练的依从性较低, 影响治疗效果[4-6]。临床研究中发现, 不管哪类眩晕, 治疗中联合前庭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中医认为眩晕是因肝阳上亢、痰浊阻塞、髓海空虚等导致脑部失去濡养所致, 通过针灸刺激头部可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府、平肝阳之效[7, 8]。本文选取焦氏头针中的晕听区、平衡区、视区, 风池, 泥丸八阵穴进行针灸, 可刺激皮层感觉区、大脑顶叶区, 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提高内耳血流供应和局部微循环, 从而改善前庭功能, 缓解眩晕症状[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经治疗后, 联合组患者DHI和VSI评分均低于单一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采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眩晕患者可有效提升前庭功能恢复速度, 促进眩晕症状的改善, 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涛, 郝姜蕾, 冯艳蓉. 前庭康复治疗在眩晕疾病中的疗效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 38(21):2497-2500.

    [2] 廖逸茹, 窦豆, 谢亭亭, 等. “泥丸内八阵”法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残余症状.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41(1):35-38.

    [3] 田凤芹, 吴丽莉, 梁金玉.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前庭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内蒙古中医药, 2018, 37(1):44-45.

    [4] 谢慧, 谢亭亭, 廖逸茹. 针刺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性眩晕残余症状的临床观察.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8, 8(2):81-84.

    [5] 刘斌, 段作伟, 张海峰, 等. 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残余头晕的疗效观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7, 39(11):860-862.

    [6] 富寅, 许向东.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吉林中医药, 2005, 25(12):34.

    [7] 刘西玲, 苟宁, 吉林祝, 等. 前庭功能康复训练配合行为干预对眩晕患者疗效的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33):82-83.

    [8] 蒋波. 脑卒中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7, 13(35):3489-3490.

    [9] 宋岩, 白伟良, 马秀岚. 药物治疗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疗效的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3):268-269.

    [收稿日期:2019-03-11], http://www.100md.com(叶武汉 曾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