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23
编号:13819536
探讨羟氯喹及甲氨蝶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23
     【摘要】 目的 研究羟氯喹及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 观察组给予羟氯喹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C蛋白反应、血沉、类风湿因子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C蛋白反应、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分别为(157.23±45.41)mg/L、(47.34±15.94)mm/h、(29.06±6.34)U/ml均优于对照组的(192.46±57.36)mg/L、(64.21±18.46)mm/h、(37.99±10.32)U/ml, 不良反应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 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3.47%,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羟氯喹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C蛋白反应、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 降低不良反应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羟氯喹;甲氨蝶呤;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3.058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 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该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1], 这类疾病的主要特征就是慢性和进行性, 如果不及时或者不合理的治疗, 可能会使患者形成关节性畸形病变, 造成十分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 很大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2], 类风湿关节炎以中老年女性高发, 我国平均发病率为 0.32%~0.36%, 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炎症关节部位局限性骨流失, 逐渐出现关节部位及全身的骨质疏松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因此, 临床要进行密切的关注, 探索更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当前, 在临床上主要使用药物来治疗此类疾病, 常用的药物有羟氯喹、甲氨蝶呤等。本文主要探讨羟氯喹及甲氨蝶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对其中的49例患者给予羟氯喹及甲氨蝶呤联合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并随访的9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1例;年龄26~68岁, 平均年龄(38.32±9.90)岁;病程0.3~9.0年, 平均病程(3.64±1.79)年。观察组中男26例, 女23例;年龄24~69岁, 平均年龄(38.24±10.26)岁;病程0.2~9.0年, 平均病程(3.69±1.7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②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健全者;②对于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羟氯喹及甲氨蝶呤过敏;③精神疾病患者;④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妇女;⑤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83205, 规格:2.5 mg)治疗, 口服给药, 7.5 mg/次, 1次/周, 连续治疗24周。

    观察组患者给予羟氯喹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 甲氨蝶呤的使用方法和对照组一致, 硫酸羟氯喹(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264)口服给药, 200 mg/次, 2次/d, 连续服用24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蛋白反应、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蛋白反应, 魏氏法检测血沉,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类风湿因子, 相关试剂盒购自上海远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病症好转, 肿胀关节数减少;有效:经过治疗患者部分症状好转, 肿胀减轻、关节疼痛指数降低;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或呈现出加重倾向。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蛋白反应、血沉、类风湿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C蛋白反应、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的C蛋白反应、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关节滑膜炎。与其他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不同, 这类疾病更多的表现为不可逆转的关节破坏[3]。

    类风湿关节炎起病缓慢、症状多见、并且治疗困难, 类风湿早期的症状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晚期身上的关节会出现僵硬畸形, 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等。在患者患病的早期, 就使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控制病情, 十分重要[4]。目前, 类风湿关节炎尚不能根治, 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症状, 防止关节破坏, 保护关节功能, 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使用最普遍的药物,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表明, 甲氨蝶呤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具有好的临床效果, 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晨僵、关节肿痛、C蛋白反应以及血沉等, 但是它也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口腔溃疡、肠胃道反应、肝功能损害以及骨髓抑制等[5]。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常用药物还有抗疟药, 它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药物[6-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 主要使用的抗疟药是羟氯喹, 它可以阻碍抗原巨噬细胞的产生以及T淋巴细胞的活性, 进而产生临床疗效。该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决定了其起效慢, 一般服用2~3个月后方能见效。将甲氨碟呤与羟氯喹联合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 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药物疗效, 且两种药物不会相互抵触、抑制, 能够发挥协同作用, 具有直接抗炎作用, 可缓解骨关节的疼痛症状, 改善关节功能, 并可阻止骨关节炎病程的发展, 强化治疗效果[9]。, 百拇医药(金香花 戴冰冰 张昊)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