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疗保健 > 《饮食保健》 > 《医食参考》 > 2013年 > 第5期
编号:12821060
中医体质学与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医食参考
     摘要: 中医体质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已逐渐被全世界医学专家重视,而内分泌多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提高这类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个体化治疗及预后成为关键。同一种疾病的不同患者有不同的体质特点,采用辨体与辨证辨病论治相结合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和广泛的空间。因此,中医体质学与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治相关性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在临床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较大地促进了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R8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025-02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疾病和健康关系密切。《灵枢·寿夭刚柔》指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指出每个人体质之间的差异。《灵枢·五变》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也说明体质不同,感邪有别。内分泌学的启蒙最早源于中华民族,与体质因素密切相关,如“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素体阳虚,易生痰生湿,则成肥胖”的理论,近年来,随着工作压力、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变化,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成为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它的防治已成为重中之重。因此笔者尝试以中医体质学说为理论基础,就内分泌代谢疾病与体质的相关性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中医体质学概述

    中医学说中的体质[1]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这种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还决定着证候的形成与演变,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这一理论主要继承了《内经》与明清时代的体质思想,具有整体观,认为体质是遗传与后天环境共同决定的,具有可调、可变性。《黄帝内经》中指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足与不足就是人体体质偏颇的反映。

    关于中医体质的类型,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王氏的九分法[2]将体质分为 9 种: 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 匡氏的[3]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热质、迟冷质、倦胱质六分法; 何氏的6分法[4]将体质分为强壮型、虚弱型、偏寒型、偏热型、偏湿型、瘀迟型六种。在我国民族医学中同样包含了丰富而独特的体质理论,如布依族根据五脏生理功能不同,把人的体质分为心型质、肝型质、脾型质、肺型质、肾型质5类[5]。其中以王琦等研究的体质9分法较为成熟[6],目前多被临床采用。

    体质与病症和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王氏等[7]建立了“辨体 - 辨病 - 辨证诊疗模式”,为中医体质学说应用于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防治中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同一种疾病由于体质不一样,其临床表现、证型等也各不相同,采用的治疗方式也不同; 不同疾病由于体质相同其临床表现、证型也大致相同。而证的基础就是体质即特定的体质接受了某种病因刺激或受到某种病理过程的影响,从而表现出某种较有特异性的病理反应和类型。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与痰湿质显著相关,而阳虚体质者的内分泌功能和环核普酸系统及免疫功能的变化,与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功能减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调节这类疾病的易患体质就可以有效的预防其发生,延缓其发展及改善其转归,为临床开展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与体质相关性的研究及其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2、体质与不同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2.1体质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甲状腺是参与机体能量代谢的内分泌腺体,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和甲状腺素(thyroxine,T4)是体内主要发挥生理效应的甲状腺激素,他不但调控正常的免疫反应,在自身免疫反应中也起作用。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由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所致。夏仲元[8]等对117 例甲亢和 172 例甲减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均以兼夹复合体质类型为主。117 例甲亢患者中单纯体质40例( 34.19%) ,兼夹体质 77 例( 65. 81%) ,其中以2种体质兼夹为最多,以气郁兼夹气虚质最多;172 例甲减患者中单纯体质48 例( 27.91% ) ,兼夹体质 124 例( 72.09% ) ,其中以 3种体质兼夹为最多,以气虚兼夹阳虚质最多。王淼,高天舒[9]研究发现血清甲状腺激素正常的甲亢患者常见的中医体质依次是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平和质,而特禀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等未出现。甲状腺疾病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而发现,上述的研究说明甲亢以气郁质为最常见;甲减以阳虚质为最常见,都以多种体质兼夹为主,机体虚实夹杂的体质状态可能与发病后证候类型的虚实兼夹有关,对这类疾病的早期筛查及临床诊疗有积极的作用。

    2.2体质与多代谢疾病的关系

    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糖尿病的防治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强调预防为主,积极防治并发症成为世界各国专家的共识。《黄帝内经》以匠人伐木做比喻,强调体质因素直接有关发病。同时,对于“消瘅”《黄帝内经》还有“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脆善病消瘅易伤”之论,提示不仅糖尿病发病有体质因素,既病之后,发生何种并发症,也与体质相关。周晓燕等[10]研究发现糖耐量低减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以气虚痰湿质最常见,其次是气郁湿热质、气阴两虚质、阳虚血瘀质,且各组体质患者其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以气虚痰湿质组尤为明显,并推测气虚痰湿是导致胰岛素功能障碍,诱导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代谢异常的中医始动病机。孙理军等[11] 辨识476 例糖尿病患者,发现该糖尿病群体有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五种常见体质类型,且以痰湿质、阴虚质最多,为临床中医辨体辨病辨证提供借鉴。, 百拇医药(徐业)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