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疗保健 > 《饮食保健》 > 《医食参考》 > 2013年 > 第8期
编号:12819048
产后出血相关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聂诗琴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研究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4月—2012年12月妇产科69例产后出血产妇情况统计,得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记录处理措施。结果: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由操作引起的子宫内翻也可引发产后出血。结论:引起产后出血因素较多,临床应熟悉各种高危因素并掌握治疗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因素

    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69-01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经常是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昏迷休克,救治不及时则导致严重后果。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控之下,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逐渐受到高度关注。因此熟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掌握处理方法是对妇产科医生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对我院2012年4月—2012年12月妇产科69例产后出血产妇情况统计,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2年12月妇产科产后出血产妇69例,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6.3±4.2)岁,怀孕时间为36—43周,剖宫产18例,正常顺产40例,助产11例。各种分娩方式间产妇身体状况、怀孕时间无明显差异(p>0.5).

    1.2方法:

    对产妇进行严格的产前检查,分娩时密切观察产妇体征,做好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工作,准备相应血型的血液。正常分娩产妇分娩后立即置容量器于产妇臀部处,记录2h内出血量。剖宫产产妇则记录负压瓶中血量,与切口敷料血液和为出血量。检查发生大出血的产妇阴道及子宫状况,研究出血原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