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1期 > 正文
编号:11977433
浆细胞性乳腺炎98例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高建军 徐守森 王彬 刘杰 童文伟 马维龙
第1页

    参见附件(1343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浆细胞性乳腺炎主要分肿块型、脓肿型和瘘管型,易误诊为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癌、急性乳腺炎、乳房结核等。98例均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有4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多种辅助检查减少误诊率,及早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本病最彻底、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治疗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1.96

    作者单位:261011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性反应。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1%~5.36%[1],因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如乳腺肿块、乳腺脓肿、乳头溢液、瘘管等,常难与其他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相鉴别,误诊率可高达56.9~73.1%[2]。本院自1993年10月至2009年7月收治本病98例,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8例均为女性,年龄18~57岁,<40岁72例,>50岁12例;4例发生于哺乳期,其余均发生于非哺乳期;单侧95例,双侧3例,病程3个月~11年;有外伤史2例,有乳腺炎病史32例,有乳腺手术史14例(其中脓肿切开引流史11例)。

    1.2 临床表现 ①乳房肿块型33例(34%),表现为乳房内微痛或无痛的肿块,肿块多位于乳晕周围,局部皮肤无明显红肿,不发热。肿块大小2~7 cm;②乳头溢液型29例(30%),其中浆液型16例,浆液血性或血性13例;③急性脓肿型20例(20%),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部分患者脓肿自行破溃,全身炎性反应轻微;④慢性瘘管型16例(16%),主要表现为脓肿反复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除上述表现外,伴有乳头内陷23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45例。

    1.3 辅助检查及诊断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0例,钼耙检查35例,溢血细胞学检查30例,导管造影10例,CT 2例,Mammotome活检10例。术前明确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52例(53%),诊断可疑乳腺癌25例,积乳囊肿3例、乳管内乳头状瘤4例、乳头溢液原因待查3例,急性乳腺炎7例,乳腺结核2例。

    2 结果

    98例均经手术治疗。本组中肿块切除术49例,导管腺叶区段切除44例,单纯乳房切除5例。全部病例均病理证实,肿块切除术中有4例复发,经再次肿块切除及相应导管切除后治愈。

    3 讨论

    3.1 病因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性反应。病因不明,推测发病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乳腺导管内分泌紊乱:异常激素刺激可使导管上皮产生异常分泌,导致乳腺导管内分泌物增多,排出不畅,致乳腺导管内压力增高,分泌物分解或感染引起导管壁和导管周围炎性反应;乳头发育畸形:如乳头分裂、内陷、乳头过小或扁平等,造成导管扭曲变形,内容物排出不畅,大导管内脂肪类物质积聚、变性,而刺激导管壁引发导管周围的炎性反应。

    3.2 诊断与鉴别诊断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比较困难,仅凭临床表现很难做出正确诊断。临床治疗上常分为三型:肿块型、脓肿型和瘘管型。肿块型患者除表现乳房乳晕区肿块外,常伴有皮肤粘连,乳头回缩,橘皮样变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情况,极易误诊为乳腺癌。本组33例肿块型中,伴有皮肤粘连、乳头回缩25例,腋窝淋巴结肿大16例,可疑为乳腺癌25例。脓肿型患者表现为乳晕深部肿块、生长缓慢、反复感染表现,急性期易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热痛、腋窝淋巴结肿大、全身炎性反应不明显,常误诊为急、慢性乳腺炎,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经切开引流又复发者易误诊为乳腺结核,本组脓肿型20例,误诊为急性乳腺炎7例,乳腺结核2例。瘘管型表现为脓肿反复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本组有脓肿切开引流史11例。

    3.3 辅助检查 浆细胞性乳腺炎结合辅助检查可明显减少误诊率,本组病例中误诊率43%,作者常采用彩色多普勒、导管造影、钼靶摄影、CT 及Mammotome或手术活检等方法,尤其对于肿块型患者效果明显。①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灶位于乳晕后或乳晕周围,肿块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无包膜、无恶性特征,导管呈囊状、尤其是串珠状扩张[3];②钼靶摄影显示病变大多位于乳晕及中央区,为边界模糊的稍高密度阴影或肿块阴影。对于乳头溢液患者导管造影可见导管呈中度至高度不规则扩张,迂曲走行,以大中导管扩张显著。当管腔充盈黏稠分泌物时,可显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③CT检查可见乳晕下呈致密肿块影,边缘不规则,与乳晕后相连,乳腺条索状阴影境界不清。增强扫描病变轻度强化,增强程度明显低于癌灶[4];④Mammotome或手术活检活检是诊断此病、鉴别乳腺癌的可靠依据。

    3.4 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为非感染性炎性反应,很少能自愈,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及早行手术切除病灶是目前最彻底、有效的方法[5]。治疗方案依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定,但治疗的共同要点是切除有病变的乳管及组织,以求达到根治目的。手术中作者总结一下特点:①对于单纯乳头溢液或乳晕下大导管扩张患者,术中将硬膜外导管置入溢液导管,美蓝染色后,放射状切口,剖开乳头,楔形切除扩张导管和所属乳晕下腺体组织;②对于较大肿块型或局部切除复发患者,手术切除肿块包括周围至少0.5 cm正常组织;③对炎性反应反复发作患者,行局部切除,对于合并急性感染形成脓肿患者,在积极抗炎的基础上及时切开排脓,待伤口愈合后再行肿块切除术,行保留乳头的瘘管及周围疤痕组织彻底切除,I期缝合;④对于经久不愈的多发性瘘管型患者或伴有乳房严重变形者,行乳房单纯切除术,采取乳晕区小切口,尽量保留乳房皮肤,要求乳房重建患者I期乳房再造。

    综上所述,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非哺乳期,病因多为乳腺导管上皮产生异常分泌物增多,排出不畅,乳头发育畸形等原因造成导管内脂肪类物质积聚、变性,刺激导管壁引发导管周围的炎性反应。根据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摄影、导管造影、CT检查、Mammotome或手术活检,可以做出正确诊断,减少误诊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