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2期
编号:11983104
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腰椎疾患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8例胸腰椎疾患行脊柱内固定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患者进行内固定物取出、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抗感染等治疗。结果18例患者随访12~28个月,均无窦道再形成,2例除腰部残留轻微疼痛外,其他病理性疼痛消失,X线片及ESR、CRP均正常。术前及术中脓液取样行细菌培养,培养时间延长至7 d以上,其中10例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3例微球菌、2例粪链球菌、3例无菌生长。结论 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由致病菌弱细菌所引起,发展慢且较局限。通过内固定物取出、病灶清除、持续灌洗引流、抗感染等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

    迟发性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晚期并发症之一,脊柱内固定术后经过一段正常的康复期,术后数月到数年出现患处散发性疼痛、不适,这些非特异性症状持续数月后原手术切口处可出现肿胀,最终形成窦道并流脓。随着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脊柱内固定术中的广泛应用,术后患者切口、肺部、泌尿系等处发生迟发性感染的机率逐渐增多[1]。本院骨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行脊柱内固定术1043例,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18例,感染率1.73%。18例迟发性感染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骨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行脊柱内固定术1043例,其中胸椎骨折486例,腰椎骨折420例,腰椎滑脱137例。手术时间2.5~4 h,平均3 h,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18例,感染率1.73%,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8~63岁,平均44.5岁。18例迟发性感染患者均无发热症状,WBC正常,部分患者表现为流脓、局部肿块、伤口窦道形成。15例血沉(ESR)增高25~72 mm/h,平均47 mm/h,12例C反应蛋白(CRP)增高37.1~74.0 mg/L,平均53.7 mg/L。脊柱X线片均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及死骨形成,内固定物无明显松动脱出。所有患者术前及术中取窦道口脓液分别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体温正常,连续3次复查血常规、ESR及CRP均正常为停用抗生素指征。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耐药,而对头孢类敏感。

    1.2 治疗方法 本组18例均行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及窦道换药。术后发现感染征象后3~5 d在局麻下进行手术,术中可见窦道内直通内固定物,深部有脓肿形成,以及较多瘢痕及肉芽组织。所有患者均行窦道及瘢痕组织切除,14例同时取出内固定物,4例因腰椎骨折未完全愈合予以保留内固定物,病灶清理完毕后留置引流管2根,术中用新洁尔灭、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行切口一期关闭。术后每日用含庆大霉素12万U的生理盐水持续灌洗,以利于感染控制及伤口愈合。同时静脉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应用2~3周,持续灌洗4~10 d,平均7 d。每隔2~3 d行伤口引流液培养以及时调整抗生素。当培养无细菌生长,再次行细菌培养阴性后拨冲洗管,保留引流管。待连续3次细菌培养阴性,24 h引流量<50 ml后拔除引流管。

    2 结果

    本组18例患者经以上处理后,17例切口甲级愈合,疼痛减轻或消失,术后14 d ESR、CRP降至正常,拆线后康复治愈出院;1例因未取出内固定者在拔除冲洗引流管1个月后出现疼痛、肿胀及局部硬块,经过取出内固定物行病灶清除, 3周后伤口愈合,疼痛、肿胀等症状消失,治愈出院。18例患者随访12~28个月,均无窦道再形成,2例除腰部残留轻微疼痛外,其他病理性疼痛消失,X线片及ESR、CRP均正常。术前及术中脓液取样行细菌培养,培养时间延长至7 d以上,其中10例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3例微球菌,2例粪链球菌,3例无菌生长。

    3 讨论

    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可造成局部软组织肿胀充血及皮肤肌肉等软组织坏死,甚至钢板外露,使临床治疗非常棘手。迟发性感染是指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1年以上在原手术部位出现窦道流脓的现象,是脊柱内固定手术少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l%~6.7%[2]。

    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为椎旁深部软组织感染,未累及骨组织。窦道直通内固定物,深部有脓肿形成,脓液延伸至融合椎体和内固定的全长。术中可见内固定物被一层广泛的多糖蛋白膜所包绕,并无死骨形成。黏附在此层多糖蛋白膜的表面的细菌使得药物难以渗透进入,导致细菌耐受,并且使得常规的细菌培养方法很难培养出阳性结果。部分患者还可可假关节的形成。

    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是在内固定松动、脱落断裂或电解性炎性反应等损伤周围组织使局部抵抗力下降后,术中接种的致病力低的处于冬眠期细菌活化后引起的感染。因其毒力低,发展慢,故起始症状比较隐匿,一般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第一次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而康复出院,经过数月或数年的正常恢复期后开始多出现手术部位不适、酸胀,或是散发性疼痛,逐渐演变为局部隆起的包块,局部可见红肿,形成脓肿,多数患者ESR。本组有15例ESR增高及12例CRP升高,故ESR升高、CRP升高可作为诊断迟发性感染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诊断迟发性感染有一定指导作用。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可作为诊断和选择药物的依据。

    胸腰椎内固定术后一旦并发感染,除有效应用抗生素外,应及时行清创并清除病灶、消毒伤口及内固定物,持续冲洗并放置引流管,争取伤口早期的愈合。取除内固定物对于成功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也是必要的,若由于病情不允许而将内固定物取出,病情会进一步加重以致截瘫[1]。因此,原则上应在尽可能保留内固定物的基础上设法清除病灶,有效冲洗、引流、换药,以确保伤口良好愈合。本组18例患者经内固定物取出、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抗感染等治疗后,17例治愈出院,1例因未取出内固定者在拔除冲洗引流管1个月后出现疼痛、肿胀及局部硬块,经过取出内固定物行病灶清除,3周后伤口愈合,疼痛、肿胀等症状消失,治愈出院。

    综上所述,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因其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如发现患处疼痛、不适、ESR及CPR升高等,即应高度重视迟发性感染的可能性。除增强患者抵抗力、严格无菌操作、术前应用抗生素、冲洗引流之外,对于迟发性感染的防治应积极应对,及时清创、清除病灶、冲洗、置管引流,切口可一期愈合。

    参考文献

    [1] 王征.胸腰椎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处理.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601.

    [2] 李卫国.脊柱侧凸术后迟发性感染.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3):233 235., http://www.100md.com(赵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