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6期 > 正文
编号:11976293
华法林在110例房颤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付向东
第1页

    参见附件(1696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87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给予华法林口服,维持目标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0~3.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片口服。结果 华法林组110例患者华法林维持量1.75~4.15 mg/d,平均剂量(2.0±0.75)mg/d,INR平均(3.11±0.68)。华法林观察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82%(2/110)和5.19%(4/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出血发生率为2.73%(3/110),阿司匹林组为2.60%(2/7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可明显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维持INR在2.0~3.0之间出血不良反应轻、用药安全。

    【关键词】房颤;华法林;抗凝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31

    作者单位:456550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内科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栓塞是房颤的重要并发症,其中脑栓塞是房颤致死和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抗凝是治疗房颤的重要目标[1]。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对11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本院收治住院及门诊心房颤动患者共187例,其中男110例,女77例,年龄63~88岁,心房颤动病因:冠心病10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8例,肺源性心脏病17例,糖尿病23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将18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华法林组(观察组)110例,其中男81例,女29例,年龄64~88岁,平均68.2岁。阿司匹林组(对照组)77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63~86岁,平均6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危险因素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房颤持续时间均>12个月,用药转复失败或不能长期维持;②心功能NYHA分级:I~Ⅲ级;③脑梗死病程>1个月;④高血压用药后血压<150/90 mm Hg;⑤无慢性肝肾损害、消化性溃疡史、重要脏器出血及凝血机制异常,肢体活动好。排除顽固性心衰、顽固性高血压脑出血者,以及有明显出血倾向及华法林过敏者。

    1.3 方法 2组治疗前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大小便潜血、血糖、血脂检查,同时查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对照值(NT)、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FIB)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200 mg/d,晚饭后即刻口服,每周测INR 1次;观察组给予口服华法林(商品名:玛尔维,芬兰奥立安集团生产,规格:8 mg/片,批号:H20050110)3 mg,1次/d,服药后第1周隔日测INR并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每次增减1/4~1/2片以使INR稳定在2.0~3.0,以达到以上目标INR的华法林剂量作为维持量并长期服用,第1个月每周测INR1次,以后每月测1次,如有血栓栓塞或出血等不良反应时随时测INR。采用门诊复查和(或)电话随访,并详细记录患者华法林剂量、INR数值、有无出血并发症、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和死亡等相关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华法林组110例患者华法林维持量1.75~4.15 mg/d,平均剂量(2.0±0.75)mg/d,INR平均(3.11±0.68)。华法林观察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82%(2/110)和5.19%(4/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2例发生脑梗死时INR为1.3和1.6。华法林组出血发生率为2.73%(3/110),3例出血时INR分别为2.5、2.6和2.9;阿司匹林组出血发生率为2.60%(2/7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恶心、腹胀、转氨酶轻度升高等其他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消失。

    表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组别例数脑梗死出血

    观察组1102(1.82)*3(2.73)#

    对照组774(5.19)2(2.60)

    P值-<0.05>0.05

    注:两组比较,*P<0.05,#P>0.05

    3 讨论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可使栓塞的发生率增加50%[1]。房颤导致的脑卒中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房颤引起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周围血管栓塞或脑卒中、TIA、高龄(6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左室功能低下、瓣膜置换、风湿性二尖瓣病、明显的冠脉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超声发现左房血栓[2]。房颤的治疗目标除控制心室率并维持窦性心律外,更重要的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华法林为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种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其良好的吸收率及较长的半衰期(约37 h)使得单一剂量即可达到稳定的抗凝效果,服药后2~7 d开始发挥作用,主要使肝脏微粒体内的维生素K失活并干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II、Ⅶ、Ⅸ、X的γ羧化,使这些凝血因子无法活化而仅停留在前体阶段,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3]。华法林在服药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INR以了解抗凝强度,这就要求患者应理解抗凝的必要性并积极配合,按时监测INR。中国人华法林的初始剂量建议为3 mg,目标INR依病情而定,一般为2.0~3.0;>75岁的老年人和出血的高危患者初始剂量应从2 mg开始,1次/d口服,目标INR可以调低至1.6~2.5[4]。

    本研究结果显示,华法林观察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9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