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6期 > 正文
编号:11976257
全麻期手术患者体温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李晓展
第1页

    参见附件(881KB,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麻期手术患者体温的护理。方法 总结分析全麻术中患者低温的危害及护理措施。结果 与同组诱导前相比P<0.05,与Ⅱ组同一时间相比P<0.05。结论 加强手术期患者的体温监测,对于早期发现低体温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员应重视术中保暖,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体温进行有效监测和调节,保证手术的成功。

    【关键词】全麻期;手术患者;体温;护理

    术中低温可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制障碍、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抗感染能力下降、药物代谢速度降低等,还可导致严重的心肺疾患。中心体温(核心体温)的稳定对人体的正常代谢及各种生理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全麻下行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预计手术时间>2 h,所有患者无合并症。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各20例。Ⅰ组手术室温度设定为21℃,Ⅱ组为26℃。手术间为层流中央空调。术中患者输注的液体使用前均放置在室温为26℃的储备间。

    1.2 麻醉方法 诱导为芬太尼2 μg/kg,维库溴胺0.6 mg/kg,异丙酚2 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控呼吸,术中吸入异氟醚MAC 1.0维持麻醉。静脉泵注异丙酚维控血压、心率平稳。呼气末二氧化碳维持在30~35 mm Hg。

    1.3 监测方法 手术室温度提前2 h设定,待室温与设定温度接近平衡后患者进入,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采用DATEX监测仪的插件式温度仪进行监测,一支温度探头置入肛门6 cm,另一只固定于患者前臂内侧。记录患者的肛温、皮温。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核心体温在诱导后均较诱导前明显下降。Ⅰ组诱导后60~120 min患者核心体温与诱导前相比明显降低;Ⅱ组诱导后120 min与诱导前核心体温相比明显降低,但显著高于Ⅰ组诱导后120 min时的核心体温;而体表温度在诱导后40 min与诱导前比均明显上升,以后Ⅰ组呈逐渐下降趋势,诱导后90、120 min与诱导后40 min相比明显下降;与Ⅱ组诱导后同一时间比较也明显下降,Ⅱ组患者在诱导后40 min以后保持稳定,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x±s)

    组别诱导前诱导后20 min诱导后40 min诱导后60 min诱导后90 min诱导后120 min

    Ⅰ核36.81±0.3236.44±0.4536.26±0.6435.89±0.47*35.32±0.57*34.82±0.33*#

    Ⅱ核36.79±0.5836.57±0.4936.41±0.5636.37±0.6936.31±0.6136.27±0.23*

    Ⅰ表31.25±1.7632.44±1.8033.13±1.24*32.45±0.01331.99±0.89#30.72±1.80#

    Ⅱ表31.16±1.6932.48±1.8833.91±1.67*33.80±1.94*33.60±1.94*33.08±1.90*

    注:与同组诱导前相比*P<0.05,与Ⅱ组同一时间相比#P<0.05

    3 讨论

    3.1 许多因素可引起手术患者的体温变化,常见有以下几种 吸入麻醉药可直接扩张血管,抑制调节温度的血管收缩功能;大剂量吗啡抑制下丘脑,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下降;同时肌肉松弛剂的使用,使肌肉产热功能丧失,进一步引起体温下降;手术室的温度通常在18℃~25℃之间,麻醉下的患者,手术野长时间暴露,通常传导、辐射、对流、蒸发形式使身体热量散失,体温下降;室温在>24℃时,医护人员常会出汗,不利于手术操作。室温调到<22℃左右又会使患者体温随之下降;打开胸腔和腹腔,内脏长时间裸露,大量冷液体冲洗胸腹腔,或大量输入冷液体和未经加温的库血,均能使体温明显下降。

    3.2 低温的危害 轻度低温患者,体温调节功能正常,氧消耗却显著增加。轻度的低温可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高血压,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100%~700%。中心体温降至32℃,患者会发生心律紊乱,甚至心跳骤停;体温下降至28℃~30℃可引发心率失常;使高血糖更明显,这种作用是通过降低胰岛素的分泌和增加终末器官的胰岛素抵抗来实现。反射功能也受低温的影响,32℃时反射亢进,体温再低时则反射减弱。低温可降低凝血酶的酶动力学活性,影响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使血小板凝聚功能受损,抑制凝血级联反应,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67

    作者单位:472000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三门峡医院

    降低凝血物质活性,激活纤溶系统,使血液黏滞度下降,明显增加术中失血量。血小板减少症、凝血症和广泛性血管内凝血是低体温潜在的并发症。低温可延长麻醉苏醒时间,也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导致伤口感染增加。

    3.3 护理措施 加强手术期患者的体温监测,对于早期发现低体温是十分重要的。在麻醉诱导前采取保温措施,特别是对四肢进行足够的保温,可抑制正常的阵发性血管收缩,从而抑制体温的再分布;手术期间用棉被或床单覆盖患者的非手术野,能减少由空气对流引起的热量散失;大量快速输注冷晶体或库血可使体温下降,在大量输入时需采取输液加温器,将其调至24℃~28℃之间;空气加温器可迅速增加体表温度,特别适用于大手术中;用加热后的液体冲洗腹腔,可减少患者热量的丢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8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