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7期 > 正文
编号:11976065
曲美他嗪对药物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CRP\cTnI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危林松 王志新 李慧
第1页

    参见附件(144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TMZ)对早期药物性心肌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将因使用表阿霉素(EPI)发生的心肌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NP、LVEF、cTnI及CRP与本组治疗前以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对EPI后心肌损害患者应用TNZ可抑制cTnI和CRP浓度的升高,可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衰风险。

    【关键词】药物性心肌病;B型钠尿肽;盐酸曲美他嗪;代谢治疗

    近年来随着表阿霉素(EPI)、吡喃阿霉素等新型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普遍应用,在临床疗效提高的同时,较同类药物阿霉素所致严重药物性心肌病也随之减少,但仍存在心肌损害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探讨因应用EPI后出现早期心肌病的住院患者,口服曲美他嗪(TMZ)1个月后心功能指标:B型钠尿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的48例患者均为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血液科或肿瘤科单独应用PEI后1个月内出现不适症状并转治心内科者,有类似扩张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的早期临床特点而初诊为药物性心肌病[1]。其中男14例,女34例;平均年龄(53±11)岁。用药前均无其他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性疾病或甲状腺疾病等病史,行负荷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试验均无异常。

    1.2 患者基本情况 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用药前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血压,电解质、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BNP、LVEF、cTnI、CRP等观察指标以及EPI累积剂量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常规应用维生素E丸,黄芪颗粒及参麦注射液。治疗组给予TMZ(法国施维雅公司生产,商品名:万爽力)20 mg,每日三餐前口服。1个月后观察BNP、LVEF、cTnI及CRP的变化。

    1.4 观察指标测定 BNP使用美国Biosite公司Triage免疫荧光快速诊断仪,有效范围5.0~1300 pg/ml。LVEF(%)采用美国GE公司的Vivid 7彩色超声心动图仪测定。cTnI以微粒子酶联免疫法测定,>0.5 mg/L为阳性。CRP应用美国Diagnostic System Laboratory公司试剂盒,以免疫透视比浊法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LVEF、cTnI及CRP情况见表1。

    相比于治疗前,治疗组LVEF有明显提高(P<0.05),BNP、cTnI及CRP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阿霉素、柔红霉素、EPI等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是近20年来临床常用且疗效肯定的抗癌药。但其引起心脏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常发生药物性心肌病,甚至导致死亡。目前认为其在体内与氧反应致自由基形成有关,通过损害心肌线粒体功能破坏心肌细胞结构与功能而引起心脏毒性,心脏毒性反应与剂量累积及总剂量密切相关。因化学结构的区别,EPI引起心脏毒性的剂量(1035~1234 mg/m2)比阿霉素高1倍而被临床常用[2]。Swain等[3]及Yeh等[4]研究发现EPI损害心肌细胞结构,引起cTnI轻度升高,心肌功能障碍,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7.89

    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导致左室功能障碍、LVEF降低和收缩性心衰等心肌病特征,并可引起心包炎、各种心律失常和ST-T改变。cTnI反映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心肌酶,其升高水平与LVEF负相关。BNP系肽类激素,主要来源于左心室,对急性心肌损伤和早期心功能受损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国内陈炼等[5]研究60例心衰患者发现,BNP水平可反映不同程度的心脏收缩功能受损,评估预后优于LVEF。本研究48例患者应用EPI平均剂量为(360±15)mg/m2,远低于文献报道剂量,未见急性左心衰发生及死亡病例,可能与累积剂量小有关,但BNP、cTnI和CRP均增高,说明对心脏的毒性损害小剂量EPI也同样存在,与国外观察一致。

    除损伤心肌细胞结构外,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还可引起机体CRP升高,诱导炎性因子产生,并可能进一步造成心肌损伤[6]。本研究观察到48例患者应用EPI一月内即有cTnI升高,显示蒽环类抗肿瘤药在低剂量、短期内就可造成心肌受损,引起机体cTnI和CRP升高,CRP升高又可能加重心肌损伤,导致cTnI进一步升高,加重心室功能损害,BNP升高。因此,BNP、cTnI可作为评估心肌损害的指标。

    TMZ是惟一明确推荐的心肌代谢类药物[7]。作为线粒体内3-酮酰辅酶A硫解酶抑制剂通过代谢途径减少脂肪酸氧化,减少细胞内酸中毒,限制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降低cTnI而改善心肌缺血和左心功能;同时葡萄糖氧化增强,ATP生成率提升,心肌机械功能增强,并转变为EF的增加。Napoli等[8]报道TMZ长期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明显改善患者左室结构与功能,同时机体CRP浓度稳定,显示出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的发展受到明显抑制。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BNP、CRP、cTnI明显下降,LVEF升高,心功能明显改善,可能与TMZ优化能量代谢,同时部分抵消EPI造成的线粒体功能受损所致ATP产生下降,抑制炎性损伤及稳定细胞膜结构有关。因此,我们认为,对使用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患者可常规加用TMZ,在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同时,还可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减少连续损伤,降低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反应,可能减少药物性心肌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4.

    [2] 徐淑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