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09年第23期
编号:11879711
529例颅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3期
529例颅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及病情转归。方法对529例颅脑创伤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损伤类型、治疗结果等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我院529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轻型391例、占73.9%,中型72例、占13.6%,重型37例、占7%,特重型29例、占5.5%。其中痊愈438例、占82.8%,后遗症73例、占13.8 %,死亡18例、占3.4%。结论颅脑损伤的发病因素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加以防范的,加强交通监管是刻不容缓的。

    [关键词] 颅脑创伤; 诊断与治疗;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3-131-02

    颅脑创伤(TBI)以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社会危害性大等原因,对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死亡率、诊疗、治疗、护理以及预防,进行流行病学观察、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提高急性颅脑损伤的预防和救治水平。颅脑创伤备受创伤学界的关注,现代科技进步使颅脑创伤的救治取得快速发展,,现对我院529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分析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529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患者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经头颅CT检查确诊,符合国内《颅脑损伤诊断标准》[1]。529例患者中:男401例、占75.8%,女128例、占24.2%,男女之比为3.1︰1。年龄为14~51岁,平均年龄为27岁。

    1.2 致伤原因

    交通肇事成为颅脑损伤的主要致伤类型316例(59.7%),其中摩托车伤是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其他致伤原因依次为击打伤119例(22.5%),高处坠落伤58例(11%),其他36例(6.8%)。

    1.3 伤情分型及统计

    现国内应用较多的是根据病情轻重进行分类,即根据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将病情分为轻、中、重及特重型[2]:①轻度:伤后昏迷时间0~30min,有轻微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检查无明显改变;②中度:伤后昏迷时间在12h以内,有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轻微改变;③重度:伤后昏迷12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④特重度:脑原发损伤重,伤后昏迷深,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我院529例患者中,轻度391例、占73.9%,中度72例、占13.6%,重度37例、占7%,特重度29例、占5.5%。其中以脑挫裂伤最多,其次为颅骨骨折、脑震荡、颅内血肿、脑穿通伤等。
, 百拇医药
    1.4 伤害地点及时间

    公路、街道是外伤发生最常见的地方,共385例,占72.8%;其次为职业环境,如厂矿、学校及工作单位等,共104例,占19.7%;公共娱乐场所及其他地方,共40例,占7.5%。年内发病下半年明显高于上半年,又以早上8点与晚上19点为高发时间。

    1.5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包括开放式颅脑外伤清创术、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颅内血肿清除术、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凹陷性骨折复位术和V2P分流术等。非手术治疗。

    1.6 治疗后转归

    死亡18例、占3.4%,后遗症73例、占13.8 %,痊愈438例、占82.8%。后遗症主要有:颅骨缺损、癫痫发作、脑外伤后综合征、迁延性昏迷,尿崩症、颅内动脉瘤、阿尔茨海默病、丛集性头痛症、脑震荡后遗症、创伤后应急失调综合征等。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颅脑损伤的病因与伤情分析

    见表1。

    2.2 总结

    529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轻型391例、占73.9%,中型72例、占13.6%,重型37例、占7%,特重型29例、占5.5%。其中痊愈438例、占82.8%,后遗症有73例、占13.8 %,死亡18例、占3.4%。后遗症中约59例丧失劳动能力及自主能力,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为交通肇事。

    3 讨论

    颅脑损伤在我国以交通伤为主,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7岁,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这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大致相同。主要原因为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尤其是青壮年正是工、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各种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和受害者。1986年WHO的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颅脑创伤的病因中,交通事故占32%。而在本组资料中,车祸仍是颅脑创伤的主要致伤因素,且比例已大幅上升。这主要与我国在过去的20年间机动车保有量呈几何基数增长、城市机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和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等因素密切相关。另外,本组中击打伤和高处坠落伤也是重要的致伤原因,分别占22.5%和11%。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机动程度的提高,我国车祸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车祸平均年增长速度约为12.9%[3]。对意外伤害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特向社会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加强意外外伤的预防和控制,增加相关资源的投入,评价意外伤害的干预措施,积极实施有效的干预手段,积极收集相关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建议设立全国性的意外伤害监测系统,强化颅脑损伤患者流程化、专业化救治,提高救治率,降低致残率。
, 百拇医药
    根据其伤害程度不同,中重度颅脑创伤早期可以诊断为脑震荡,弥散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干损伤、脑疝等。但是头部损伤轻度和晚期的临床诊断很混乱,例如随意划分伤残程度,病变的部位和波及范围:根据其伤害程度不同,重度颅脑创伤早期可以诊断为脑震荡,弥散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干损伤、脑疝等。但是头部损伤轻度和晚期的临床诊断很混乱,例如随意划分伤残程度,病变的部位和波及范围。几乎所有的神经外科医生对于CT 的依赖越来越强烈,但是过多地进行CT 检查,对患者是非常有害的,检查过程中浪费时间,耽误手术时机;频繁搬动病人导致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干扰而恶化病情;浪费患者的治疗资金;影响他人的检查等。所以,我们在要求院外的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医师诊治的管理与医院及家属的护理工作也很重要[4]。

    颅脑损伤的发生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可防性强,依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利于颅脑损伤的预防和控制颅脑损伤的发生,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可防性强。结合本地区颅脑损伤的流行特征提出的预防对策和措施如下:(1)加强执法监督和规范化管理,可降低颅脑损伤的发生率。(2)限制摩托车的过快增长,严禁酒后驾驶,骑或乘摩托车者必须强制性带保护性头盔。(3)车辆数量增长应与交通设施的改善相协调。(4)防止儿童坠落伤;对单独出现在道路上的儿童要多加重视和辅导,减少路旁嬉戏和奔跑穿越车道,对年幼者,应由成人陪伴或结伴在安全区域通过道路。(5)对外来人口要严加管理,加强公安部门对打架斗殴的防范。(6)强化颅脑损伤患者流程化、专业化救治[5]。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杨术真,李丽娜,李拴德,等. 6 690例颅脑损伤病例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3):274-277.

    [2] 刘明铎. 实用颅脑损伤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229-234.

    [3] 李冰,李宗敏,郭建欣,等. 6496例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197-199.

    [4] 李世绰,程学铭. 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0-200.

    [5] 王声涌,王淑芬,池桂波. 我国车祸的流行病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134-137.

    (收稿日期:2009-03-09), http://www.100md.com(赵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