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08871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超声检查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王洁
第1页

    参见附件(3235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超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2006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患者各80例使用GE-Vivid 3及EUB-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子宫内异常回声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并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CDFI)进行检查,观察异常回声区内及周边血流供应情况。结果 子宫腺肌病主要超声特征为子宫均匀增大呈球形改变,子宫大小出现周期性改变,肌内散在强光点、强光斑及积血小囊;CDFI血管分布稀少,异常光团周围无环状或弧形包绕血流(P<0.05)。子宫肌瘤超声特征以包块假包膜形成、界限清楚,CDFI团块周边环状或弧形包绕血流信号为主(P<0.05)。结论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超声图像各有其特殊性,B超检查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便、易于复查,可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B超

    [中图分类号] R737.33;R711.7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19-81-0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肿瘤,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也有上升趋势[1],二者发病机制不一样,治疗原则不同,因此术前肿瘤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极其重要,超声扫描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2]。本文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患者的B超检查资料,为诊断提供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术后标本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年龄32~54岁,平均37.8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1年。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患者80例,年龄31~54岁,平均38.1岁;病程7个月~6年,平均2.4年。两组均排除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合并巧克力囊肿患者。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有经期改变,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继发的贫血症状(乏力、心悸、气促等);子宫腺肌病患者常合并性交疼痛等;阴道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表面有单个或多个不规则结节状突起。

    1.2诊断方法

    使用仪器为GE-Vivid 3及EUB-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5.7MHz,患者常规中度充盈膀胱后经腹扫查,仔细观察子宫内异常回声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并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CDFI)进行检查,观察异常回声区内及周边血流供应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子宫腺肌病主要超声特征为子宫均匀增大呈球形改变,子宫大小出现周期性改变,内散在强光点、强光斑及积血小囊,见封三图13;CDFI血管分布稀少,异常光团周围无环状或弧形包绕血流,见封三图14;子宫肌瘤超声特征以包块假包膜形成、界限清楚,见封三图15;CDFI团块周边环状或弧形包绕血流信号为主,见封三图16。两组具体情况比较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实质性球形肿块,内含少量纤维结缔组织,边界光滑,其外表有肌纤维束和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假包膜;子宫腺肌症由子宫内膜向子宫肌层内在性异位所致,弥漫于整个宫壁或局限性分布,引起平滑肌反应性增生,使子宫前后壁弥漫而不对称增厚,多以后壁为著,限性增厚似结节状外观,很像肌瘤但无肌瘤所具有的假包膜,结合临床分析,两者诊断一般不难,但由于发病群体相同,临床表现相似且子宫肌瘤又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所以术前诊断率低,易将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误诊率达65.45%[3]。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重视肌瘤与腺肌症的鉴别是提高肌瘤与腺肌症诊断率的关键。

    通过本组资料观察发现肌瘤与腺肌症的B超鉴别要点:①假包膜、界限。本组肌瘤有140例假包膜界限清楚,是最有价值的鉴别处[4],B超检查须认真仔细观察边界,假包膜为肌瘤周边暗淡光环,仔细、多切面调整增益,多可显示肌瘤假包膜或清楚界限,但有时腺肌症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局限,B超显示低回声或稍强回声的圆形、类圆形团块与肌壁界限较清楚,容易误诊为肌瘤,但无暗淡光环可以区别[5]。②子宫大小、形态。肌瘤、腺肌症均可见子宫增大,肌瘤往往呈局限性隆起,子宫形态正常或失常,腺肌症多为轻度均匀增大,以前后径为明显,子宫形态多正常,宫壁增厚以后壁明显。另外子宫腺肌症肌层内的异位内膜,于经前及经期充血、水肿及出血,超声可以发现月经前后子宫大小和内部回声有变化,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有压痛,宫内回声偏低,病灶区见液性暗区,月经后子宫缩小,内部回声比经前增强,而子宫肌瘤月经前后子宫大小和内部回声无明显变化。③子宫腺肌病彩色多普勒超声一般无特异性表现,本组见血管分布稀少,异常光团周围无环状或弧形包绕血流。而子宫肌瘤由于假包膜内分布有放射状供血血管,检测时多数可以见到环状或弧形包绕血流信号,此点作为子宫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在与子宫腺肌病鉴别时有重要价值。本组子宫肌瘤组检出包绕状血流信号者占72.5%。④子宫壁增厚、内部结构较疏松和散在强光点、强光斑及积血小囊是腺肌病特征性图像。本组26例子宫腺肌病可探及结构较疏松,散在强光点、强光斑,而肌瘤结构紧密;积血小囊虽是子宫腺肌病特征性图像[6],但显示率较低,本组仅4例可探及积血小囊,而子宫肌瘤组无上述表现,可用以鉴别。

    综上所述,目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病理诊断[7]。CT、MRI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诊断正确率高,但费用较高;腹腔镜虽更能确切地作出诊断,但不能被所有患者所接受;B超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便,易于复查,且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超声图像有其特殊性,对诊断范围大小、严重程度、治疗选择及手术难易有很大参考及实用价值,可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8]。

    [参考文献]

    [1] 郑贤芳. 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J]. 解剖与临床,2004,9(3):180-181.

    [2] 张宇辉. 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67-68.

    [3] 陆金花. 子宫腺肌病误诊原因探讨[J]. 广西医学,2002,24(9):1470-1471.

    [4] 熊亚,熊非. 子宫肌瘤B型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3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