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1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2161121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25日 孙运明 唐禹馨
第1页

    参见附件(3011KB,3页)。

     1.3.3 CD3+T、CD4+T细胞检测 T细胞亚群检测采用Coulter Epics-XL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上机管底部加入血液标本100μL,分别加入CD3+、CD4+单克隆抗体(南京建成生物工厂研究所),室温孵育,加入500μL红细胞裂解液裂解红细胞,振荡混匀。常温下静置20min,PBS缓冲液500μL混匀,静置20min后离心检测,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及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液免疫功能及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对照组术后24h红细胞凝集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分别为(38.50±5.24)%、(72.80±5.90)%及(4.60±1.76),腔镜组分别为(44.90±6.29)%、(78.60±5.06)%及(7.40±1.58),腔镜组红细胞凝集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高于对照组(P <0.01)。见表1。

    2.2 两组T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术后24h腔镜组CD3+T、CD4+T及CD3+T/CD4+T表达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腹腔镜技术是微创外科的代表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该技术手术创伤较小,是妇科良性肿瘤的理想手术方式,其对神经内分泌、代谢、免疫功能、呼吸、循环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相对于开放式手术,其创伤相对较小,腹腔镜手术采用微创切口,术中腹腔处于密闭环境,因此腹腔内温度不容易发生变化,有利于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恒定,由于体温波动引起的应激反应相对较轻,而其对腹腔干扰较小,出血量及手术创伤都优于常规的开放式手术,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既往的研究认为[1,2],腹腔镜手术术中采用CO2充盈腹腔, 容易被吸收溶解于血液中,引起血液系统高碳酸,损伤血液系统的免疫功能,引起红细胞免疫及粒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观察发现,腹腔镜手术患者红细凝集率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凝集率能够反映细胞表面C3b受体的表达情况,C3b抗体是红细胞与抗原免疫复合物结合的主要受体,能够通过该区域的过氧化物酶系破坏抗原抗体复合物,同时通过C3b受体的介导,将循环系统中的免疫复合物运送到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免疫复合物[3,4]。中性粒细胞是血液系统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含有丰富的溶酶体、溶菌酶及过氧化物酶等,能够吞噬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细菌等,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是机体免疫状态的直接体现,在免疫力降低时,其吞噬作用及趋化作用减弱,容易发生感染等手术并发症。两组的比较发现,术后24h在腔镜组红细胞凝集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腔镜手术治疗腹腔良性肿瘤对于体液免疫功能干扰较小[5],同时也说明手术对体液系统免疫的影响主要来自手术的创伤,而术中建立气腹应用的CO2对体液免疫的影响较小,使用较为安全。

    T细胞系统是机体细胞免疫的主要形式,CD3+是淋巴细胞的共有标志物[5],CD4+是辅助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4+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MHCⅡ抗原的识别及呈递,同时也是免疫记忆产生的主要识别免疫细胞,在研究中发现,腔镜组术后24h血液中CD3+T、CD4+T及CD3+T/CD4+T高于对照组,说明卵巢良性肿瘤采用腹腔镜及治疗能够减少T细胞免疫的损伤[7],同时CD3+T/CD4+T的降低也说明在对照组T淋巴细胞对MHCⅡ类抗原的识别能力及记忆能力下降,腹腔镜治疗不仅能够保护T细胞免疫,同时也有助于T细胞免疫平衡[8],减少对T细胞免疫的损伤。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能够减轻体液系统红细胞免疫及中性粒细胞免疫损伤,同时有利于保护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免疫平衡,减轻机体的免疫损伤。

    [参考文献]

    [1]顾玮玲,沈育红,沈立翡. CO2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31(1):30-31.

    [2]周欣,阮庆兰,郭筱兰,等.小儿腹腔镜围手术期CO2气腹对机体酸碱平衡、体液免疫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4,25(1):28-29.

    [3]邹健飞,李建玉,吴新文.不同麻醉方法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 26(12):1252-1254.

    [4]徐海花,牛钟相,张万福,等.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35(1): 150-155.

    [5] Altamura M,Tafaro 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1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