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1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2131878
两种方法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疗效(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5日 茆康成 谢云
第1页

    参见附件(1978KB,2页)。

     脑血管痉挛目前认为与氧合血红蛋白、NO、内皮损伤、细胞内离子泵功能的紊乱和蛋白激酶C的激活、血管壁炎性反应以及血管细胞的增殖反应有关。氧合血红蛋白是较为肯定的致血管痉挛物,导致CVS的机制可能为[5,6]:①直接作用于脑血管表面而造成痉挛;②在自身氧化过程中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损伤生物膜Na+-K+-ATP酶活性,升高细胞内Ca2+和1,4,5-三磷酸肌醇水平,使细胞去极化而导致血管痉挛;③还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舒张因子,促进血管内皮产生内皮素,对内源性一氧化氮产生灭活作用,干扰血管的舒张功能[7];④Kwo发现氧合血红蛋白在引起血管痉挛的同时,在脑血管平滑肌内出现RHO/RHO激酶和PKC的转移,其移动的范围和数量与氧合血红蛋白发生作用的程度一致,提示氧合血红蛋白可能通过RHO/RHO激酶和PKC系统发挥缩血管作用,而ET是血管内皮产生的作用最强的缩血管物质。

    SAH后CVS发生的机制十分复杂,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尽早清除蛛网膜下腔中的积血是SAH治疗重要环节。除药物对症治疗外,开颅手术患者同时打开外侧裂,行置管经皮持续外引流直接清除蛛网膜下腔的血性物质,从而减轻血性物质及其降解产物对脑膜和血管的刺激,能显著减轻术后头痛、呕吐等症状,利于控制血压等情况,减少CVS、蛛网膜粘连的出现,使脑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相对于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具有持续引流、充分引流、直接引流等优点,可以通过调节引流量及速度控制颅内压情况,且可以避免多次操作,具有引流系统密闭,减少感染发生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8-154.

    [2] 刘鸣.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5-179.

    [3] 史玉泉,周孝达.实用神经病学[M]. 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45-853.

    [4] Anand V,Judy Huang,Rafael J. Hydrocephalus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 Neurosurge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0,21(2):263-270.

    [5] 沈建康. 脑血管痉挛的机制和防治研究现状[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9:713-715.

    [6] 张治元,史继新.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5:477-479.

    [7] 周刚,张素云,聂辉. 微创脑室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65例分析[J]. 微创医学,2007,2(6):286-287.

    (收稿日期:2011-07-18)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7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