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1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14437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张丽贤 伍志贤 陈小霞
第1页

    参见附件(2026KB,2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行×列的χ2检验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颈动脉血管正常例数、单支异常例数、多支异常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单纯高血压均会对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病率最高,应用超声检查可帮助医生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程度。见表1。

    2.2 三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比较

    三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单纯高血压均会对患者的颈动脉血流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流受阻最重,应用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程度。见表2。

    3 讨论

    动脉粥样斑块是以中动脉和大动脉斑片状内膜下增厚为特征的一类病变,易发部位为血管分支开口的内侧。斑块过大时可使血流量减少甚至阻断血流。斑块部位的动脉壁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厚、变硬,斑块内部组织坏死后与沉积的脂质结合,形成粥样物质,称为粥样硬化。受累动脉内膜会有类脂质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积,并引起动脉中层病变。粥样斑块受到血管中较大压力后极易脱落,斑块底部的脂质及胶原纤维暴露出来会造成血栓,患者会因此继发脑梗死等疾病[3]。

    近年来,有报道称高血压、糖尿病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4],两种疾病均会造成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有研究进一步报道,在患者既往存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史时,血管内皮功能会进一步损伤[5]。其原因可能是高血压时患者的血管壁压力增加,致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不断分泌,这两种物质会不断损伤血管内皮。受损的内皮细胞会释放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并与血小板黏附在一起,内皮脱落还会使血管内膜下的组织进一步暴露,血小板黏附逐渐增多,最终导致粥样斑块的形成[6]。糖尿病导致粥样斑块形成的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因此,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中膜厚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可在早期了解患者的病情程度,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依据。

    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血管壁组织结构的变化在超声方面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增厚及斑块形成(封三图5、图6),在超声影像中显示比较清晰。本文的结果显示,通过彩色超声的诊断,三组患者颈动脉血管正常例数、单支异常例数、多支异常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单纯高血压均会对患者的颈动脉血流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流受阻最重,应用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程度。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几率会比正常老年患者大大增加,应用彩超检查对该病进行诊断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比较准确的数据,对患者的病情评价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31.

    [2] 姚光辉,余新,朱红梅.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关系[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10(6):432-433.

    [3] 何小萍,王颖琦,刘艳,等. 脑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测临床应用[J]. 中外医疗,2008,27(25):245-247.

    [4] 梁萍.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562-256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2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