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第28期
编号:12325068
中药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或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联合组72例和对照组47例,分别采用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或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术后联合或不联合中药汤剂治疗。 结果 术后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和伤椎椎弓根植骨术两组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及Cobb角均显著减小(P < 0.01),但两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疼痛评分,便秘、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神经功能AISA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 0.05),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根据椎体完整程度选择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或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畸形矫正效果相似,中药辅助治疗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 脊柱骨折;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中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82,R68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8-0050-02

    胸腰椎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人群,中老年人高发,后路短节段固定是目前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常伴松动、伤椎复位不理想、椎体高度丢失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术中附加伤椎固定或伤椎椎弓根植骨可加强椎体强度,提高复位成功率和畸形矫正率[1]。术后患者身体虚弱,加之长期卧床,多为气虚血瘀,易发生术后并发症,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采用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11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年龄34~76岁,平均(59.48±12.57)岁,男68例,女51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49例,跌伤27例,坠落伤23例,砸伤15例,其他原因5例。胸椎骨折54例,腰椎骨折65例,骨质疏松89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评分[2]:A级13例,B级24例,C级27例,D级35例,E级20例。自愿服用中药治疗者为联合组72例,自愿不使用中药治疗者为对照组47例,两组年龄、性别、损伤原因及骨折部位等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后入路短节段固定术,以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及全程引导,暴露伤椎及上下相邻两正常椎体并置入椎弓根螺钉进行内固定,固定后根据伤椎情况分别选择伤椎固定或伤椎椎弓根植骨。伤椎固定:56例椎弓根完整的患者在伤椎置钉固定后安装连接棒,撑开压缩椎体复位固定,适当行椎板切除减压术。伤椎椎弓根植骨:63例患者置钉固定后,透视定位,于伤椎椎弓根部骨质钻1个4 cm孔,并采用探针确定孔道壁均为骨质,透视确定位置满意后,扩大骨隧道,复位椎体恢复正常高度,将漏斗形植骨器置入骨隧道植入人工骨,迅速打实压紧。止血、冲洗、引流、逐层缝合,术毕。

    1.3 中药治疗

    术后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服用或不服用中药汤剂治疗。联合组常规椎体固定术后处理,术后第1天即开始口服中药方剂,第1~2周方用桃仁四物汤加减:川芎、当归、桃仁、赤芍、牛膝、生地黄、厚朴各10 g,枳壳、红花、甘草各6 g,煎水,温服,1剂/日,早晚各1次,腹胀便秘者加大黄15 g,酌加芒硝。第3~4周方用:当归、牛膝、骨碎补、丹参、党参、白术、茯苓各10 g,木香、陈皮、甘草各6 g,煎水,温服,1剂/日,早晚各1次。对照组不服用中药,单纯采用常规椎体固定术后处理。

    1.4 观察指标

    术前及术后采用X线观察椎体复位情况,椎体前、后缘压缩率,Cobb角,CT扫描观察植入骨愈合情况。观察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评价手术前及术后2周神经功能:A~E损伤严重程度由重至无[2]。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手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无痛至最痛分为0~10分[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手术方式效果比较

    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和伤椎椎弓根植骨术前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及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及Cobb角均显著减小(P < 0.01),但两组效果无显著差异(P > 0.05)。见表1。

    2.2 联合组和对照组术后症状比较

    术后两组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以便秘为主,其他并发症为感染、出血等,经对症处理均痊愈。联合组疼痛评分,便秘、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神经功能AISA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 0.05),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表2 联合组和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神经功能、便秘、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

    2.3 术后随访

    术后98例顺利完成6个月随访,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及Cobb角均未见明显丢失。植骨组植骨融合良好,无不愈合病例。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普遍的基础疾病,由于椎体骨质缺失,骨小梁修复能力低下,无法恢复有效的支撑结构,通过复位和内固定可以一定程度地恢复椎体高度,但是由于强度不足,缺乏机械力学稳定性,术后极易发生椎体高度丢失,固定松动等情况。伤椎固定和伤椎椎弓根植骨都能有效增强椎体的强度,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Farrokhi等[4]认为胸腰椎体骨折尤其是Magerl C型患者推荐使用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治疗。并且椎弓根断裂也可进行置钉固定,无法双侧固定者,单侧固定效果亦较可靠。本研究通过术前影像学评估,对椎体较完整的患者进行伤椎固定术,以提高骨折愈合率和稳定性。伤椎椎弓根植骨具有较高的生物融合性则尽可能使椎体恢复生理性质,重建椎体形态,更符合生物力学,并可促进骨折愈合[5]。, http://www.100md.com(张林虎)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