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第29期
编号:12324727
喉外伤后声带瘢痕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9期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兔声带损伤后不同时期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上皮增殖活性及主要细胞外基质(ECM)的变化,探讨声带瘢痕形成机制。 方法 实验用兔声带锐性损伤后1周~6个月,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ELISA测定及Masson染色法,观察声带组织学结构变化、上皮增殖活性及固有层内透明质酸、胶原纤维等主要ECM的分布及含量变化。 结果 兔声带损伤后3个月内上皮增殖活性增强;6个月内胶原纤维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透明质酸增加不明显。 结论 兔声带损伤后早、中期各种ECM分泌增加,主要表现为以胶原为主的纤维组织明显增多且呈无序排列,透明质酸增加不明显;在损伤后期胶原持续高于正常,导致声带局部瘢痕形成。

    [关键词] 声带瘢痕;细胞外基质;组织学

    [中图分类号] R739.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9-0016-03

    近年来,耳鼻咽喉外伤逐渐增多,声带损伤后瘢痕形成是永久性嗓音障碍的难治原因之一,严重者将出现喉腔粘连、狭窄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