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331108
肝功能异常患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蒋比芬 张国坤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功能异常者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查结果。 方法 选取肝功能异常患者542例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抗-HEV-IgM、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统计检出率。 结果 54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402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最高。30~50岁年龄段患者检出率最高。 结论 肝炎病毒主要以乙型以及甲型病毒的检出率最高,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宣传,提高个人的卫生习惯,降低肝炎病毒的传播几率。

    [关键词] 肝功能异常;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分析;病毒性肝炎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2-0079-02

    病毒性肝炎主要以肝脏病变为主,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具有可传染性的全身性疾病,病毒性肝炎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其中肝炎病毒主要包括甲型、丙型、丁型、乙型和戊型5种病毒。其中以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特别我国属于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有统计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全国人口的8%~20%[1]。由于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类型不尽相同,虽然患者表现各种临床症状以及各种病毒对于患者肝脏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以及血液中生化结果改变的情况相似,但由于各个病毒的发病机制、传播感染途径及其病原学性质等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相关的防御措施和治疗方案均有所不同[2]。本文主要探讨肝功能异常者的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查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在门诊及住院检查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共542例。年龄1~79岁,其中男231例,女311例。

    1.2 方法

    采集患者血液样本。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非抗凝管收集离心,分离血清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肝炎病毒标志物,其中包括5种类型的肝炎病毒标志物:抗-HEV-IgM、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五种肝炎病毒标志物。所有试剂均由上海荣盛生物有限公司生产。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并对结果进行判断。所有生物试剂均在其有效期内使用。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组间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置信水平α为0.05,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炎病毒阳性检测率

    在54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血清样本中,检测到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样本共402例,阳性率为74.2%。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最高(217例),其次是抗HAV-IgM甲型肝炎病毒抗原(102例)、抗-HEV-IgM(44例)和抗HCV-IgM(21例),最低是抗HDV-IgM(18例)。

    2.2 不同性别5型肝炎病毒阳性率分析

    对比402例肝炎病毒阳性样本的男女比例分析,其中男198例,占49.3%;女204例,占50.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5种肝炎病毒中,以抗-HAV-IgM、HBsAg和抗HEV-IgM有性别差异(P < 0.05);抗HCV和抗HDV则无限制性性别差异(P > 0.05)。见表1。

    2.3 不同年龄段的肝炎病毒阳性率分析

    对比三个年龄段患者,分别是30岁以下、30~50岁以及50岁以上患者的肝炎病毒标志物检出率。见表2。30~50岁年龄段的肝炎病毒标志物检出率最高,其次是30岁以下,最低是50岁以上。抗-HAV-IgM在30岁以下较为常见;HBsAg则以30~50岁为多发人群;抗HCV和抗HEV-IgM在30~50岁年龄段中较多被检出;抗HDV在三个年龄段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当肝炎进展为中、重型肝炎时,其病情发展凶险,并发多类疾病,患者死亡率较高[3]。因此对病毒性肝炎需要做好预防措施。了解各类不同病毒性肝炎的易感人群、肝炎病毒的发病人群、性别和年龄段,有助于病毒性肝炎的预防,降低病毒性肝炎的传播率及感染率,总体提高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4]。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5种病毒性肝炎中,以乙型肝炎和甲型肝炎的阳性率最高。而病毒性肝炎感染没有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本文的统计数据可知,病毒性肝炎以30~50岁人群的发病率较高,其次是30岁以下,最低是50岁以上。其中甲型肝炎在30岁以下阳性率最高。主要原因可能与其传播途径有关。由于甲型肝炎主要是通过粪便-手口途径进行传播,婴幼儿和儿童由于自主性低,而且没有良好卫生习惯和意识,容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5]。因此预防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针对该年龄段患者进行个人卫生知识教育。教育幼儿需要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同时劝解家长为婴幼儿、儿童等接种疫苗。肝炎病毒疫苗的接种是预防出现肝炎病毒感染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6]。

    根据本文的研究数据,乙肝病毒以30~50岁年龄段感染较多。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注射器、唾液、性接触或母婴垂直传播等主要途径进行传播。由于30~50岁患者活动范围较大,其接触感染源的几率相对其他两个年龄段较高,因此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主要在30~50岁。因此需针对以上情况开展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对易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于乙肝传播途径的了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改善不良的性行为等均是有效控制乙肝传播的重要手段[7,8]。

    综上,为了降低肝炎病毒的传播和发病率,鼓励患者进行疫苗的接种,注重个人的卫生习惯是有效降低肝炎病毒传播和发病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侯明奎,赵霞,孔令忠. 戊型肝炎与乙型肝炎重叠感染临床分析[J]. 济宁医学院学报,1999,22(2):69.

    [2] 林文棠,朱平. 实用临床免疫学[M].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337.

    [3] 冯志伟,李佳,张志涛. 某院1001例外科住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5项检测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2):1471-147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8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