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347372
短期大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许志群 欧柏青 夏澍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短期大剂量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氟伐他汀80 mg/d睡前口服,对照组加用氟伐他汀40 mg/d睡前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变化、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间在显效率、无效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综合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 结论 短期大剂量应用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降脂,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但其具体的适应人群、适宜剂量、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氟伐他汀;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4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6-0050-02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指存在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性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其临床症状包括胸痛、紧缩感、压迫感、堵塞感,随呼吸加重的钝痛、刺痛、刀割样痛等[1,2]。该病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及时地诊断及正确地治疗极其重要[3]。目前,该病的治疗原则是防止病变进展,从而减少死亡或发展为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治疗的主要措施是积极抗血栓形成、抗缺血治疗[4]。

    目前,大量国内外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脂、抗炎等作用对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有明显作用,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长期应用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5]。然而,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程较长,程度较重,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加上肝肾机能降低,药物代谢速率减慢,更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本研究主要研究大剂量氟伐他汀短期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他汀类药物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6例,其中男81例,女35例,年龄64~83岁,平均(73.6±4.5)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修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标准[6]。排除标准:入院前1个月内曾服用调脂药物和(或)非甾体抗炎药;急慢性感染、创伤或手术2周以内;合并心肌梗死、脑卒中、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各种急慢性感染、血液病、慢性结缔组织病及免疫性疾病。全部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包括钙拮抗剂、阿司匹林、β受体拮抗剂、硝酸脂类、受体阻断剂、低分子肝素等[3]。研究组患者加用氟伐他汀钠胶囊(商品名:来适可,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80 mg/d睡前口服,对照组加用氟伐他汀钠胶囊(商品名:来适可,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40 mg/d睡前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所有患者研究期间均接受国际胆固醇教育项目的膳食。

    1.3 观察指标

    1.3.1 血脂检测 全部患者在入院当天及治疗两周时于清晨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7]、甘油三酯(TG)。

    1.3.2 炎症因子检测 全部患者于用药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8],仪器为我院自动生化分析仪。

    1.3.3 缺血性事件观察 治疗后1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再住院的等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参照 “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将疗效分为三级[8]。显效:胸闷、胸痛等症状消失,2周内未再发作,下移的ST段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T波恢复直立;有效:胸痛、胸闷发作频率明显减少,2周内仍有心绞痛发作,但频率减少2/3或以上,心电图明显改善。无效:胸闷、胸痛等症状未缓解,仍频繁发作,ST段未恢复,甚至加重。总有效为显效加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AS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水平变化

    两组治疗后TG、TC、hs-CRP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显著,其中治疗后两组间TC、hs-CRP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间TG、LDL-C、HDL-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 0.05)。见表2。

    2.3 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

    氟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7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