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361980
逆行撕除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5—氟尿嘧啶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5日 赵成和 朴香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逆行撕除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5-氟尿嘧啶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 在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5例(142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行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及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70例,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术后愈合情况、并发症,并对2年后两种术式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2年后随访观察组复发率3.08%,对照组复发率22.86%。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逆行撕除翼状胬肉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5-氟尿嘧啶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便,效果满意,复发率低,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逆行撕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5-氟尿嘧啶;翼状胬肉

    [中图分类号] R77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1-0123-02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地球赤道部居民及渔民的发病率较高。具体病因不是很明确,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气候干燥、接触烟尘引起角膜缘干细胞损伤、角膜缘失去屏障作用有一定的关系。翼状胬肉患者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的仅有轻度的异物感,当胬肉发展到瞳孔区时才有视力下降等明显症状。胬肉小的无需治疗,当它影响视力及影响美观时才给予手术治疗。据报道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复发率高达20%~40%[1]。近些年随着对角膜缘干细胞的深入研究,角膜干细胞移植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广泛应用,且复发率明显降低。我院自2005年4月~2008年4月用眼科手术显微有齿镊逆行撕除。观察组65例(68眼)翼状胬肉患者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及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70例(74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随访2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翼状胬肉135例(142眼),其中男62例(68眼),女73例(74眼)。所有病例均为原发性翼状胬肉,病程1~3年,位于鼻侧。胬肉组织侵入角膜≥3 mm,体宽≥4 mm,充血肥厚。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室眼科手术显微镜下完成,麻醉用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及2%利多卡因做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

    1.2.1 逆行撕除翼状胬肉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5-氟尿嘧啶治疗 ①逆行撕除翼状胬肉。在鼻侧球结膜处距角膜缘约4 mm平行于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剪至胬肉体部两侧,在切口两端分别垂直于角膜缘剪开球结膜至角膜缘,用剪刀在球结膜下分离翼状胬肉体部直到半月皱襞,剪除结膜下纤维增生组织包括少许Tenon囊,注意勿损伤泪阜及内直肌,裸露局部健康巩膜组织。烧灼止血,保留薄薄球结膜,然后用显微有齿镊夹住胬肉颈部顺时针或逆时针逆行将胬肉头部撕离角膜面,大部分病例可完全撕离,角膜创面平整光洁不残留胬肉组织;少部分胬肉头部侵入角膜较深而残留少许病变组织可再用显微镊撕去。②将浸有5-氟尿嘧啶的棉片覆盖于暴露之巩膜区,并牵拉表面结膜覆盖之2~3 min,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残留药物。③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术眼上方或颞上方用2%利多卡因行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使之结膜与筋膜分离,在上述角膜缘处剖切一角膜缘弧长相当于胬肉颈部宽度、带有0.5~1 mm宽浅板层透明角膜和5 mm宽表层球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移植片。然后游离植瓣,将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平铺于巩膜裸露区,结膜上皮面向上,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的角膜缘与植床角膜缘对合整齐,用10-0眼科尼龙缝线在结膜瓣上下两侧靠近角膜缘各缝合一针固定瓣膜,然后再间断缝合结膜瓣与球结膜周围创缘,使植片平整。上方取结膜瓣处无需处理,冲洗结膜囊,术毕涂典必舒眼膏包扎。

    1.2.2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 ①撕除胬肉方法同干细胞移植组。②缝合:用10-0无创缝线间断缝合固定于角膜缘4~5 mm浅层巩膜上。术后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膏(典必舒)包扎。

    1.2.3 术后处理 术后第1天换药并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典必舒)及思然滴眼液滴眼,7 d后拆线。拆线后继续用眼药水20 d。

    1.3 疗效观察

    痊愈:手术区光滑,干净,结膜平无充血,角膜创面上皮覆盖,无新生血管和胬肉增生;复发:球结膜充血,增厚明显,手术区有新生血管和胬肉增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2年。观察组术后反应(如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2周基本消失,而对照组术后1个月仍有8名刺激症状患者。观察组术后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详见表1。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3.35±0.81)d,对照组为(5.14±0.91)d,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08%,对照组复发16例,复发率为22.86%。经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复发率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2。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有单纯胬肉切除术,胬肉切除+带结膜瓣移植术,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等,但术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其主要的原因可能为胬肉组织残留以及止血不彻底有关。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自胬肉头部开始向角膜缘切除,很难保证均匀的胬肉与正常角膜基质层间切除的深度,易造成不规则散光,影响患者的视力。观察组中患者手术中用眼科手术显微有齿镊夹住翼状胬肉颈部向胬肉头部方向撕除胬肉头部,很顺利地把胬肉撕除于角膜面上,撕除后角膜创面光滑,很少残留胬肉组织。容易撕除翼状胬肉的原因跟欧良等在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发表的翼状胬肉从上皮层和前弹力层之间侵袭的特点[2,3]有关。角膜创面光滑有利于角膜上皮的快速愈合及充分的止血能防止新生血管长入及胬肉复发。

    据文献报道,角膜缘上方和下方是含角膜缘干细胞最丰富的地方[4]。它不仅是角膜上皮增生和分化的来源,而且还具有阻止结膜细胞向角膜缘内生长的屏障功能[5]。上方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片重建了结膜表面,提供了正常的干细胞,从而有效地阻止结膜缘性增生,防止胬肉复发。

    5-氟尿嘧啶有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肿瘤,选择5-氟尿嘧啶这种抗代谢药物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及血管组织增生,从而抑制纤维血管组织向巩膜及角膜缘生长,可有效重建角膜缘栅栏和屏障功能,虽然较丝裂霉素C弱,但其毒性较丝裂霉素低[6],避免了角膜穿孔、巩膜溶解、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5-氟尿嘧啶起到防止胬肉复发的目的。

    综上所述,逆行撕除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5-氟尿嘧啶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复发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祖国. 眼表疾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6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