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357653
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5日 孙小纯 欧兴义 陈晖 陈亚军 石晶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不同的输血方法的治疗效果。 方法 7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均为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其分组的依据为采用不同的输血方法,其中Ⅰ组(n=31)、Ⅱ组(n=28)、Ⅲ组(n=20)的输血方法分别为洗涤红细胞输注、悬浮红细胞输注、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输血反应发生率及输血前后的Hb、RBC、网织红细胞及血清胆红素的变化。 结果 (1)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的较高(P < 0.05);(2)三组间的输血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输血后三组患者的Hb、RBC均显著升高,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降低(P < 0.05);而与Ⅰ组比较,Ⅲ组的Hb、RBC、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均改善的幅度更大(P < 0.05)。 结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条件允许时选择红细胞制剂输注联合应用血液置换,能够使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57.1;R55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4-0064-0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血液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的贫血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而其治疗抢救中输血治疗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在患者生命的抢救及预后的改善中选择合适输血方法的非常重要[1,2]。笔者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以输血方法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组观察,以探讨三种输血方法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中共包括7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其均在2009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其中男性、女性例数分别23例、5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55.19±7.52)岁。所有研究对象疾病的诊断依据参照张之南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原发性及继发性患者数分别为31、48例,而继发性的患者中又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数分别为5、9、15、11、8例。所有的研究对象的分组依据为采用的输血方法,其中Ⅰ组(n=31)、Ⅱ组(n=28)、Ⅲ组(n=20)分别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悬浮红细胞输注及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治疗。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输血情况

    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输注红细胞的指征。血红蛋白在阈值(60 g/L)以下,患者有贫血的各种临床表现均给予输血治疗,输血量为4 U/人次。其中Ⅰ组、Ⅱ组、Ⅲ组的输血例次分别为69、62、44次。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的Hb(血红蛋白)、RBC(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及血清胆红素,其检测分别在输血治疗的前后进行。

    1.3 效果的评定标准

    参照张之南等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本次的疗效评价共分为有效、部分有效、临床有效及无效4个等级,将临床症状及各项血液指标在输血后的改变综合进行评定。其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Hb达到血液输注的预期值(每输注2U红细胞Hb升高8 g/L~10 g/L)、网织红细胞及血清胆红素的检测值均没有超出正常范围(网织红细胞:0.5%~1.5%、血清胆红素:1.7 μmol/L~17.1 μmol/L)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Hb基本达到血液输注的预期值(每输注2U红细胞Hb升高5 g/L~7 g/L),而网织红细胞检测值在5%以下,血清胆红素不超过34 μmol/L为部分有效;患者血液指标的检测值没有达到部分有效的标准,但是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改善为临床有效,没有改善为无效。有效率、部分有效率及临床有效率的总和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输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表示为%,对不同疗效的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胆红素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不同组别间的差异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以上数据的处理分析均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其中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输血方法效果对比

    由表1数据可见,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1,P < 0.05),而Ⅰ组及Ⅱ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较小,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 > 0.05)。

    2.2 三组间不良反应比较

    由表2的数据可以得出,三组间的输血反应的差别较小,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P > 0.05)。

    2.3 输血前后三组血液指标的比较

    由表3的数据可见,输血后三组患者的Hb、RBC均显著升高,而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与Ⅰ组比较,Ⅲ组患者的Hb、RBC、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的水平含量均改善幅度更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越来越重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与一般的溶血性贫血输血治疗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涉及到复杂的免疫学问题。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来讲,输血治疗只能对其心、脑、肝等脏器的缺氧状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如果患者的药物治疗取得效果,那么就可以减轻患者的溶血性贫血[3-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输血前比较,三组患者的Hb、RBC在输血后均显著升高(P < 0.05),提示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三种不同的输血治疗方法均能够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与Ⅰ、Ⅱ组比较,Ⅲ组患者的Hb、RBC改善的幅度更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具有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研究中还发现,输血的有效率在Ⅰ组及Ⅱ组间相近,并且Hb、RBC、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在输血后Ⅰ组及Ⅱ组间的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供血者的血浆及所含的成分不一定能够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红细胞致敏,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是患者自身的抗体所致[6,7],所以,使用洗涤红细胞及悬浮红细胞两种输血方法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均能收到相似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I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6.45%,Ⅱ组为10.71%,Ⅲ组为10.00%,三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无论采用三种输血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均有相近的输血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Ⅰ组的总有效率为64.5%,Ⅱ组为64.3%,Ⅲ组为95.0%,与Ⅰ组比较,Ⅲ组的输血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输血后虽然Ⅰ组及Ⅱ组的Hb等血液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与I组比较,Ⅲ组具有更大的改善幅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