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367239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5日 孔静娴 应翡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妇科癌症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妇科癌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包括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等,分别统计在入组时(T1)、第2次化疗后(T2)、第4次化疗后(T3)患者的血常规等临床指标及患者的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化疗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 在不同的时间点经过系统化干预护理后,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均有升高(P < 0.01),而心理状态明显好转,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总体上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妇科癌症;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5-0113-03

    妇科癌症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精神创伤、紧张、抑郁、遗传、肥胖等)有关,既往高发年龄为50岁。近年来有报道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患者一旦被确诊为癌症,生理和心理都承受较大痛苦。癌痛本身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化疗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但化疗药物往往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机体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也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既往有护理干预对不良反应作用的报道[1],本文主要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妇科癌症化疗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妇科癌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诊断明确,采用化疗治疗;②至少完成4个疗程的化疗;③病情比较稳定;④神志清,无精神病史,能顺利完成调查;⑤知情同意。入组患者的一般情况:①年龄37~74岁,平均(52.1±17.4)岁;②文化程度:小学4例,初中12例,高中或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9例;③婚史:已婚31例,未婚5例,离婚或丧偶4例;④是否医保:是23例,否17例;⑤癌肿类型:卵巢癌21例,宫颈癌13例,子宫内膜癌3例,其他3例。

    1.2 护理方法

    入选的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化的护理方法。①第一个化疗周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集体护理干预,包括对妇科癌症基本知识的介绍、化疗治疗的方法、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应对办法,给患者做集体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情绪,树立治愈的信心。并对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起居进行指导。②第一个化疗周期后的间歇期,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心理状况制定干预计划。并向患者介绍疾病情况,相关检验的目的、方法、必要性,治疗的预期效果,如何进行心理自我调适,信心对战胜疾病的重要性;指导患者的饮食,回归社会的重要性等,共进行4次。③在化疗期集体进行音乐疗法、全身放松操、内心意向性想象训练,在化疗间歇期指导患者自己在家进行音乐疗法、心理调适,鼓励患者主动回归社会。

    1.3 评价方法

    分别于入组时(T1)、第2次化疗后(T2)、第4次化疗后(T3)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西门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清白蛋白(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及体重。并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患者心理评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2]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2],得分越高心理状况越差。生活质量采用QLQ-C30功能量表评价[3],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患者不良反应及其他症状采用QLQ-C30症状量表评价[3],得分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社会支持情况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进行评价[4],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比较采用F检验,组内两个时间点的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血常规及白蛋白、体重比较

    见表1。

    注:白细胞:T2与T1比较,t = 4.800,T3与T1比较,t = 6.854,T3与T2比较,t = 6.327,P均<0.01;血红蛋白:T2与T1比较,t = 3.727,T3与T1比较,t = 4.862,P均<0.01,T3与T2比较,t = 0.924,P > 0.05;白蛋白:T2与T1比较,t = 2.206,P < 0.05,T3与T1比较,t = 6.508,P < 0.01,T3与T2比较,t = 2.491,P < 0.05

    2.2 不同时间点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见表2。

    2.3不同时间点生活质量情况

    2.3.1 不同时间点QLQ-C30功能量表分值 见表3。

    2.3.2 不同时间点QLQ-C30症状评价 见表4。

    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6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