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64256
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选择性单侧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8例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4期
     3.2 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选择性伤椎单侧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优点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常为较严重的垂直压缩暴力所致,临床多见于高处坠落伤,在轴向应力的作用下使椎体呈爆裂样裂开,并常累及中柱,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椎管椎体后缘骨块占位,一些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症状。对于椎管压迫明显并有明显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采用前路直接减压内固定融合,但对于部分椎管压迫程度轻或无明显神经损伤症状及神经损伤症状较轻的患者常可通过简单后路固定解决问题[3,4]。优点体现在一方面后路手术简单,无重要大血管,手术创伤小,对于多发伤患者较前路更加安全;同时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牢靠,通过弯棒极术中器械复位可有效恢复脊柱前中柱高度,并显著矫正椎体后凸畸形。目前对于单节段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方式已逐渐从长节段固定转变为后路短节段经伤椎钉棒系统固定[5,6]。

    但临床常碰到部分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一侧椎弓根断裂或骨折集中于椎体一侧,导致无法进行伤椎双侧置钉,对于此类患者如行跨伤椎四钉两棒固定一方面缺乏对伤椎的直接干涉和处理,对于伤椎的高度复位不足,并且对于前后纵韧带及椎间盘损伤患者,无法有效通过韧带张力间接复位,并且术中通过器械纵向撑开复位时,可以导致椎间隙过度撑开、甚至脱位并加重神经损伤可能,并容易导致晚期矫正丢失[7-9];同时增加了内固定装置的应力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