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64223
磁共振成像对骨梗死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曾焕忠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骨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骨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重点分析MRI表现。 结果 15例骨梗死患者共发现29个病灶,单发病灶6例,两个及以上病灶9例,胫骨上段及股骨下段为其好发部位,22个病灶呈典型“地图样”改变,即MRI平扫T1WI病灶周围见地图样低信号边线,中央呈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病灶周围见锯齿状迂曲环形高信号边线,中央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周围边线明显强化;3个病灶呈不规则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混杂高信号,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4个病灶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 结论 MRI在骨梗死早期即可出现异常信号改变,“地图样”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因此MRI可作为骨梗死的首选检查。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骨梗死

    [中图分类号] R445.2;R6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4-0104-02

    骨梗死(bone infarction)是指发生于骨干和干骺端的骨细胞及骨髓细胞因缺血而引起的骨组织坏死[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够多参数、多平面成像,能够发现骨梗死的早期异常信号改变。本文回顾性分析15例骨梗死患者的MRI表现,结果发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7月~2012年12月共15例骨梗死患者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28~59岁,平均43.2岁,临床表现以患处疼痛、关节不适或功能障碍为主,3例为无症状偶然发现,5例有大剂量激素治疗史,8例有酗酒史,1例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史。

    1.2 检查方法

    使用GE Signa EXCITE Ⅱ 1.5 T超导型核磁共振机扫描仪,采用膝关节表面线圈,行矢状面T1WI、T2WI,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脂肪抑制T2WI常规扫描以及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脂肪抑制T1WI增强扫描。所有序列层厚、层间距分别为4 mm、0.5 mm。平扫采集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序列(TR 650 ms,TE 8.2 ms),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FRFSE)脂肪抑制T2WI序列(TR 2 400 ms,TE 27.6 ms);增强扫描采用手推注入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15 m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